18小说 > 历史军事 > 糜汉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
  在永安城中的孙权因为惶恐而要派遣张温出使之时,一支来自北方的使团却先一步来到了襄阳城外。

  这支使团的正使,正是时任大魏侍中、散骑常侍的蒋济。

  蒋济坐在车舆中看着眼前襄阳城门上高挂的条条白幔,他的眼神中有些恍如隔世之感。

  在前年时,亦是他奉先帝曹操之命来这襄阳城外拜会刘备。

  只是那时武帝尚在,而关羽亦是作为刘备的第一大将领兵在汉水外驻防,阻挡着武帝亲率的魏军南下。

  没想到才短短不到两年时间,武帝、关羽就都齐齐逝世,世事变化之快,有时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坐在车舆中的蒋济,看着那为哀悼关羽而悬挂城头的白幔,他不禁于端坐之间整理了一下装束,然后面色肃穆的对着那条条白幔一拜。

  虽为敌人,但关羽的气节与功勋,足以当的起蒋济这一拜。

  当世俊杰,纵算各为其主,但很多时候都是惺惺相惜的。

  在蒋济一拜之后,提前得到消息负责迎接蒋济的董允,领着一些汉军士卒来到蒋济的车舆之下。

  本来在安葬完关羽之后,刘备就想启程返回成都。

  可是就在此时,刘备收到了来自新野的一则消息。

  这则消息告知刘备,来自曹魏的使团正在南下。

  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刘备便暂时打消了返回成都的打算。

  他倒也想看看,刚刚经历一场大败的曹丕突然派遣使者南下,到底是因为何事。

  只是虽然打算接见曹魏的使团,但是在明面上,大汉与大魏乃是势不两立的势力,双方都互相不承认对方的王朝正统性。

  所以刘备仅仅只是派出身份不高的董允带着一些汉军,在城门外迎接蒋济。

  而蒋济在看到大汉方面派出迎接他的乃是一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他倒是也不动怒。

  魏军刚刚打了一场大败仗,他哪有资格因为对方礼数不周而动怒。

  所以在董允来到他的车舆下之后,蒋济赶忙从车舆上起身。

  他缓缓来到车舆之下对着董允率先一拜:

  “北地士人蒋济,奉我主命前来拜谒汉主,还望君代为引见。”

  在蒋济的话语中,他并未自称自己是魏帝使者。

  因为他知道他要是敢如此自称,肯定会直接触怒对面的董允。

  可是他乃是魏臣,又不可能将刘备称为汉帝,所以他只能用模棱两可的汉主一词来尊称刘备。

  汉主可以理解为大汉的主人,亦可以理解为汉中王国的主人,这样的的称呼在当今的情势下是颇为合适的。m.trip118.com

  这种称呼亦是曹魏各重臣私下与大汉臣子通信时,对刘备的一种最常用的称呼。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种称呼至少是双方势力都能接受的。

  当蒋济的话语落入身前的董允耳中时,果不其然董允脸上并无浮现不豫之色。

  而董允见蒋济作为当世有名的大名士,又是曹魏方面的高官,能主动对自己一拜,这种低姿态亦让他对蒋济挑不出什么毛病。

  所以董允在蒋济对自己一拜后,他亦回了一礼,然后对着蒋济说道:“使者请随我来。”

  董允的话音刚落,面容严肃的他便独自走在前方,为身后的蒋济带路。

  董允不会特地为难蒋济,在礼数上也不会怠慢蒋济,但以他的性格想要他对蒋济有啥好脸色,那也是很难的。

  董允的冷漠并未让蒋济感到不开心,他只是紧紧跟随在董允的身后,在一众汉军的监视下朝着襄阳城内走去。

  让蒋济有所意外的是,董允在将他带入城门内后,并未继续带着他往襄阳城内走去。

  董允反而是带着他转向踏上石阶,朝着城楼上而去。

  这一幕让蒋济心中有些忐忑。

  不过让蒋济担忧的事并没有发生,在董允将蒋济带上城楼上之后,他便渐渐告退一旁。

  当董允告退一旁后,一直在细心观察城楼上环境的蒋济,便立刻看到了在他身前不远处的,头戴刘氏冠的一道负手而立的身影。

  在看到这道身影后,结合董允方才的举动及他之前脑海中对刘备的印象,蒋济一眼就认出了他身前十数步外的这道身影正是刘备。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蒋济不免有些心惊。

  他没想到刘备竟然会选择在此接见他,他更没想到方才刘备就在城墙之上,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若是他刚才有任何倨傲之举的话,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只是虽然心惊,但蒋济的动作却一点也不慢。

  他忙不迭的快步上前来到刘备身后数步,在刘备的身后对着他恭敬一拜道:“北地士人蒋济,拜见汉主。”

  当蒋济的参拜声落入刘备的耳中后,刘备缓缓转过身来看向了他身前的这位熟人。

  “子通,别来无恙乎?”

  刘备的语气充满着温和,并没有因为蒋济是逆魏之臣就对他心有嫌隙。

  刘备之所以会对蒋济如此,除去蒋济本人的名声与才能得到刘备赏识之外,还因为蒋济方才的一个举动。

  由于城墙及众多白幔的遮挡,可能方才在城下的蒋济并未看到城上的刘备。

  但是居高临下的刘备,可是将蒋济对着白幔下拜的举动看的清清楚楚的。

  蒋济的这個举动,足以让刘备对他越发欣赏。

  面对刘备宛若旧友般的慰问,蒋济的心中闪起一阵暖意。

  只是蒋济很快将心中的这股暖意压下,他对着刘备回答道:“济一切安好,有劳汉主挂心了。”

  在说完这句话后,使命在身的蒋济从怀中掏出刘放为曹丕所写的那封信,然后他恭敬的将信举过头顶,对着刘备言道:

  “这是我主写给汉主的一封信,还望汉主能够御览。”

  听到蒋济如此说,刘备命一旁的侍卫上前取过蒋济手中的信。

  当侍卫取过信交到刘备的手中后,刘备就立马将手中的书信展开看了起来。

  曹丕北归洛阳的消息,刘备前段时间已经知道。

  曹丕是篡汉的逆贼,按理来说他与刘备应该是水火不容的。

  但他在北归之后还会特地派出蒋济这种重臣南下出使,目的肯定不简单。

  再联想到曹丕派出的使臣是蒋济,刘备猜测或许曹丕是想如曹操当年一般,与他做什么交易。

  正是考虑到这层原因,所以刘备才有兴趣接见蒋济。

  大义是大义,但刘备不是迂腐的君主。

  在不违反大义的前提下,刘备不介意与曹丕做些有利于大汉的交易。

  至于具体是什么交易,想来都在这封书信中。

  当信中的内容,一字一句落入刘备的眼中时,一开始刘备的神色还算淡定。

  只是随着看的内容越来越多,纵算是饱经风雨的刘备,眼神中亦浮现出一些异色。

  不久后当刘备看完信中的所有内容之后,他的脸上已经浮现惆怅与深思之色。

  在这封信中,曹丕先是开门见山的言明他写这封信的目的:

  那便是他希望刘备能释放在西城一战中,被糜旸所俘虏的夏侯尚、满宠等人。

  当然曹丕不是小孩子,他知道他写这封信的目的在于交易。

  所以在这封信中,他亦点明了他作为交易的筹码。

  曹丕拿来交易的筹码,不是金银财宝,亦不是土地。

  而是当年当阳一战中,那些被魏军所俘虏的刘军将领的族人家属。

  看着曹丕在信中拿出的这个筹码,刘备的思绪不禁飘回到那个充满动荡与血腥的下午。

  那一战上万刘军,最后只剩下刘备等十数骑成功逃脱。

  而在那一战中,跟随刘备日久的诸位将领的族人家属,要么被魏军所杀,要么就是被魏军所俘虏。

  当初曹操之所以不杀刘军将领的一众族人家属,想的无非是利用他们来扰乱刘军将领的心,特别是那些刘军阵营中元从派大将的心。

  关张赵糜简孙刘等这些姓氏,是最早辅佐刘备开创大业的元勋之臣,亦是刘备早期阵营中的最中坚力量。

  但可惜的是,曹操低估了忠义二字的分量。

  可是尽管最初的目的不能达到,但曹操感念于那些元从大臣的忠义,所以倒也是没有下令残害他们的家属族人。

  因此至今那上百位一众季汉元从大臣的族人家属,还一直在邺城关押着。

  当刘备知道曹丕是以释放那些人为筹码后,刘备的脸上很明显浮现了意动之色。

  在当初最早跟随他的一众元从大臣中,有很多人已经不在了,例如简雍、孙乾、关羽等人。

  而相比于关羽,简雍与孙乾的下场是十分悲惨的,因为他们在死了之后,没有家属为他们送终。

  他们还存活在世的的家属现正在邺城关押着。

  人死而无亲人送终,这是世上最悲伤的一件事了。

  当初简雍与孙乾死的时候,刘备感觉最对不起他们的,也正是这件事。

  而不单单是简雍与孙乾二位元从大臣,其他元从大臣也都或多或少有着这种遭遇。

  这对重情义的刘备来说,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从感性方面来说,曹丕拿出的这个筹码就已经让刘备十分意动。

  当然身为帝王的刘备,当然不会单单从感性方面思考问题。

  在这封信中,曹丕还说明了一个让身为帝王的刘备颇为意动的原因。

  “名为元从,实为宗亲。宗亲维国,古今定理。”

  曹丕为何会那么肯定刘备一定会与他做交易呢?

  他的底气就是来源于这句话。

  曹丕或许没有很好的韬略,他的心胸也并不宽大,但他的政治智慧定然不低。

  他与刘备同为帝王,都深知宗亲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所以哪怕曹丕本人颇为忌惮宗亲,但是对于他信任的宗亲,他可是一向不吝啬赋予大权的。

  宗亲是稳定国朝的重要屏障。

  而刘备建立的大汉与曹魏相比,却有着一个很大的不足。

  虽然天下间的汉室宗亲是很多的,但是刘备的身边几乎没有什么本族的宗亲。

  在刘备建立的大汉未统一天下前,那些散布在天下的汉室宗亲是靠不住的,例如刘晔、刘放甚至刘巴。

  这就让刘备所建立的大汉,缺少了一块很重要的基石。

  缺少坚定维护统治的宗亲势力会有多危险,历史上的种种事例都已经证明。

  身为帝王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这点。

  而以季汉的具体国情来论断,刘备身边是有一股势力类似于他的宗亲,一直从旁坚定的守护着他的大业,那便是他的元从大臣。

  所以刘备在势力有所发展后,一直不遗余力的让各位元从大臣占据要职,甚至他一直苦心提拔培养糜旸也是出于这点原因。

  只是这并不是长久之法,因为诸位元从大臣的族人并未在他们身边。

  没有族人在身边,元从大臣就等于没有家族在背后支撑着他们。

  这样纵算一两代之内,元从系大臣中会有麒麟儿出现撑起大局。

  但长久下去,元从系的大臣政治份额一定会被荆州、益州系的大臣不断夺取,从而导致这股势力消散在刘备建立的大汉之中。

  历史上季汉势力中的元从系势力迅速衰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个。

  到了那一刻,什么事就都有可能发生了。

  例如历史上的北地王哭宗庙事件,那时要是元从系大臣还在朝野间掌握权力的话,该哭的一定是谯周等人。

  或许刘备不知道历史上他孙子的无奈,但有着非凡政治智慧的他,当然明白将一众元从系大臣的族人收回的好处。

  只要他们的上百族人回归,那他就可以利用帝王的权力,让他们与荆州、益州系的大臣的女眷联姻,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一股元从系家族势力。

  而再随着张飞、糜旸等人地位的不断提高,他们的家族一定会慢慢兴盛起来。

  到时候元从系的最大一块短板将被补足,大汉朝野间的政治势力亦可以形成元从、荆州、益州三派鼎足而立,互相制衡的局面。

  甚至因为糜旸的存在,元从系将来会渐渐凌驾于荆州系、益州系的政治势力之上,继续守护着他的后代,守护着他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

  这种诱惑,的确是刘备所不能抗拒的。

  因为这事关大汉的百年基业。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糜汉更新,第三百二十七章 蒋济送信 百年基业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