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其他小说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872章 平平无奇老奶奶
  第872章平平无奇老奶奶

  临近六月的特区,已是骄阳似火。

  短短半年时间没过来,特区又换了新颜,一派蓬勃发展的势头。

  原本看到这些,李建昆应该是高兴的,不过,现在手上的一份文件,让他多少有点咬牙切齿。

  本是摆上台面的事。

  某些家伙非得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内容冠冕堂皇,说华电公司违反这违反那,就是不提那个双方都心知肚明的缘由——

  华电公司在特区大搞芯片产业园。

  这伤害了某些家伙的利益,所以拉进了黑名单。

  即使在港城,华电公司也进口不了芯片的技术、设备和材料。

  林新甲挠挠头:“可是、材料?”

  所以即使和摩托罗拉打价格战,李建昆也不惧。trip118.com

  它集成了众多精密的仪器,整体造价也十分昂贵,并不比光刻机便宜多少。

  巴统并没有限制华电和内地成品芯片的进口,这个他们也限制不了,头上那些资本大佬不会答应。

  作用是向硅晶圆中注入要掺杂的原子,从而使芯片获得特定的电性能,否则芯片即使做出来,也无法正常工作。

  林新甲讪讪一笑,转过弯来了:“这样吧,厂里也不需要这么多师傅,多余的人我安排到新收购的其他公司。”

  2.EDA。

  说一说一,在这点上,特区领导班子帮了不少忙。

  靠墙的木艺沙发上,林新甲摊摊手说。

  为此,还时常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大拿过来帮忙。

  这时就需要用到测试机。

  想要制造芯片,原材料是一個绕不过去的坎儿。

  幸运的是,这些个设备,李建昆现在手头都有。

  为了给特区华电产业园做人才储备,他特意在内地和港城两地招聘合适的新员工,像内地,花大价钱送到港城去培训。

  话题又绕回来。

  一颗芯片的生命周期开始于对市场需求的分析,跟随着产品的定义、设计和制造,封装完成以后交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在整个流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测试。

  他所指的芯片厂,是原港城宝通公司的芯片厂。拿下这家芯片厂后,华电BB机的芯片都是在那儿生产的。

  不仅仅是光刻机,它只是最核心的一种设备,事实上,芯片领域还有很多关键设备,譬如:

  测试机。

  懂得芯片制造的人,这年头可不好找。

  自然节省老鼻子钱了。

  毕竟特区华电公司有一半是国家的。

  目前,全球半导体测试机市场,主要被漂亮国的泰瑞达公司,和小日子的爱德万公司所控制。

  “现在你看怎么办吧,芯片厂那边没法开工了。”

  这还算个话,李建昆点头:“看看有多少人愿意过来特区工作,待遇从优。”

  也是现在最卡李建昆和华电公司脖子的事。

  离子注入是晶圆制造掺杂的核心工艺,技术壁垒仅次于光刻、刻蚀、薄膜沉积。

  刻蚀机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

  无独有偶,全球刻蚀设备市场,主要被小日子的东京电子,和漂亮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所控制。

  制造芯片有四大难:

  1.设备。

  这些设备至少都有一台,现在搁特区华电研究院里被五马分身,研究人员们日以继夜地研究,希望能仿造出来,往后再谈加以精进。

  这种设备的市场,主要被美、日,荷三国企业所垄断。

  李建昆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看向他:“我大规模地培养员工,你还要开除员工?”

  每一位员工都是宝。

  至于华电BB机所需要的芯片,重回以前,再向其他公司订购。

  “不解聘一些员工?”林新甲问,芯片厂不能投入生产,没有进账,养着现在这么多员工,每个月要搭进去不少钱。

  特区的芯片厂,基本已筹备好。

  还有离子注入机。

  以前的宝通公司,既然能自主生产芯片,吃饭的家伙事儿自然齐备,当初趁着巴统放开对大陆的光刻机技术禁运时,他特地派柳婧妍带队去漂亮国,高低也弄回一些。

  “那就搞培训,拿剩下的材料练手,把新招的员工都培养到老员工的水准。”

  还有不少。

  对于设备,李建昆头疼的不是没东西用的问题,而是制造。

  业内称光刻机为“现代半导体制造的心脏”,EDA则是“芯片设计之母”。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简称,说白了,就是电路板开发。

  芯片制造最开始的一个步骤,除了了解市场外,正是设计。

  显而易见,这个难题,李建昆解决了。

  尽管现在的华电IC设计中心的业务能力,距离顶级的EDA公司,如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基础是齐备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当初要煞费苦心,拿下宝通IC设计中心的原因。

  3.人才。

  这一点上,华电公司还是很欠缺的。

  否则李建昆也不至于连流水线上的工人也要亲自过问培养。

  而在更高的层面上,人才更是无比匮乏。

  饶是特区华电研究院内,看起来似乎科研人员并不少了。

  但是,他们中真正从事过芯片产业的人,很少,比如光学部的负责人郁锋华,他以前可没研究过光刻机上的透镜,都是凭借基础,重新开始钻研。

  那种在芯片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级大拿,几乎没有。

  也就港城华电IC设计中心有三位重金供起来的“菩萨”。

  丁伦团队则忙着偷师……

  4.材料。

  如果说在人才上,华电公司当前没有那种格外牛掰的业界巨擘,但至少在常规层面上,还算有人可用的话。

  那么在原材料上,就真的是个鸭蛋。

  有些材料计划生产,然而,还没开始。

  有些材料即使想造,暂时也造不出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原材料,等于盖房没有砂石。

  否则,李建昆也不能坐视港城芯片工厂那边,停产歇业。

  想做大华电公司,打造芯片全产业链,他现在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正是原材料的问题。

  叮铃铃!

  李建昆暂停和林新甲的聊天,随手薅起办公桌上的座机话筒。

  “喂?”

  听着听着,一抹喜色跃上他的脸颊。

  “行,行!周主任,万分感谢……明天到?……好好,我知道了……”

  林新甲一脸好奇,被人卡住脖子差点没闭气,这种时候有啥事儿能这么高兴?

  啪!

  挂掉电话后,李建昆从老板椅上蹦起来:

  “新甲,让人把大奔洗一下,里里外外搞干净。”

  “干啥?”

  “明天去羊城机场接人。”

  “哦,让张贵去,还是……我去?”

  “我去。”

  林新甲:“?”

  他是熟悉老板的,并不怎么和政界的人来往,即使来往也不卑不亢,至于社会上,更没什么人能值得他亲自跑去百公里外迎接。

  谁能有这么大排面?

  ……

  ……

  翌日,羊城白云机场。

  一辆黑色大奔,两辆同色的皇冠轿车,停在机场广场一侧的马路牙子旁边,格外吸睛。

  以至于附近的人,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多。

  由于三辆车都是锁的,车上没人,不乏胆大的小年轻凑上前摸一把,仅仅是这样,都激动到不行。

  此时倘若有人身上带部相机。

  能挣老鼻子钱了。

  至于原本车上的人,这会儿都候在航站楼内的接机口前方。

  以李建昆为首,后面有林新甲、富贵兄弟,以及特区华电研究院的几位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

  “林总,到底接谁啊?”张贵小声打听。

  “说是位砥柱式人物。”

  张贵听罢,下意识整了整衣服。

  从首都飞来的国航航班,一刻钟前抵达,出站口陆续有人走出来。

  李建昆睁大眼睛,仔细留意着。

  一拨拨人走过,看起来都不像。

  是的,这位大佬,他也没见过,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陈工,还没出来?”他向身后问。

  “没有。”

  在场只有陈工认识这位大佬,陈工的老师,是这位大佬的非正式学生。

  他的老师是现任的、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副扛把子。

  此次这位大佬能来,首先是陈工提出的建议,特区华电公司在计划开启的一个项目上,遭遇技术难关。

  而后,李建昆意识到倘若能得到这位的相帮,堪比神助,于是赶忙联系首都那边,早前在首都做过的事儿,终于不白干,科协的周主任帮了大忙,这才请动这位大佬出山。

  倒是不说这位大佬架子大,而是年纪太大了。

  年近古稀。

  李建昆提议过去首都接,却被大佬拒绝。

  “来了来了!”陈工突然说。

  李建昆睁眼打量……

  “哪儿?”

  林新甲他们也看了个寂寞,完全看不出从出站口走出来的人中,哪位像大佬。

  “那儿呀。”陈工伸手指去。

  李建昆:“?”

  林新甲几人:“??”

  顺着陈工的手,他们看见一位穿着青布褂子、蚌壳鞋的圆脸老太太,旁边有一个麻花辫姑娘搀扶着她,另一只手上拎着一只藤条箱。

  老小二人缓步走来。

  像是一对走亲戚的奶奶和孙女。

  行吧,甭管气场对不对,陈工说是,那一准儿没错了……李建昆赶忙迎接上去。

  “林委员。”

  陈工率先喊道。

  圆脸老太太笑着摆摆手:“都退休了,别这么叫了。”

  “……是。”

  李建昆鞠躬道:“林先生好。”

  圆脸老太太上下打量着他,旁边的姑娘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偷瞄了几眼,眉清目秀的脸上颇有几分好奇。

  “你可是个大红人呐,最近在报纸上两次看过你。”老太太很爱笑,面容慈祥。

  她如果不表明身份,不知情的人谁能想到。

  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太太,竟是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先驱,没有之一。

  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瑛女士。

  她的平生经历,足以写一本曲折离奇的小说。

  比如在五十年代,她放弃国外公司开给她的一万美元的年薪,带着两个小瓶子,接受了国内能够给予她的二零七元工资,毅然归国。

  在登机之前,海关发现了两个小瓶子,还有六千八百美元。

  她急中生智称小瓶子里装的是给母亲的药——她异常艰难申请到的回国机会的理由,正是母亲病重。

  事实上,也不算撒谎。

  面对海关人员嚷嚷“这是在美国赚的钱,不能带出国”,她干脆地放弃了钱。

  攥着两只小瓶子,总算成功脱身。

  瓶子里装的自然不是什么药,是她在实验室里自己研制出来的单晶硅,和单晶锗,仅有六百克。

  而当时的市值,超过二十万美元。

  然而,它对于国家的意义,远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许多后来的人并不知道,我们在半导体领域曾经也辉煌过。

  一九五八年,林兰瑛女士带领团队拉制成功第一根硅单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生产出硅单晶的国家。

  随后,她又着手于砷化镓的研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在太空制成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单晶的国家。

  可惜的是,许多领先,由于诸多原因,没能够很好的维持。

  李建昆相信,这位老奶奶多少心有不甘。

  而他这个重生人士,恰好明白她的那些研究多么有价值。

  她是怎样一个宝藏女人。

  这次请她过来,李建昆的想法不仅仅是指导一下。

  尽管奶奶年事已高。

  他的这种行为,或许有些不孝。

  可是,“母亲”真的有难了。

  他同样相信,当年能做出那种选择的人,心中的火焰不可能这么轻易熄灭。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我的80年代更新,第872章 平平无奇老奶奶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