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开局八级钳工有直播系统 > 第106章 1980鹏城
  要是还信不着,人家让你出首付百分之三十,剩下的分五年到三十五年还清。

  这总行了吧?

  什么你怕唐家盖的楼烂尾?

  拉倒吧。

  据说唐家已经花钱垄断了今后五年的肉类市场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实力。

  唐家卖的期房,销售的如火如荼。

  这么一来,反过来又刺激股市,盛唐股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飞冲天。

  而此时,各大家已经收到了唐英谈风雨的电话了。

  各大家纷纷在两块钱的顶点抛售,木千根一股赚了接近一块二。

  毕竟还有手续费和交易税。

  其他各家也都赚了一波快钱。

  只有水家,赔得哭都哭不出声来。

  他们家的买法,就是赌涨跌。

  人家连升一个多月,他们家买了一个多月的空。

  赔得妈都不认识了。

  盛唐股份这一波捣毁人心的骚操作,彻底让恒空这些股市里的人精们,认识了唐英的非人品质。

  这家伙就完全不在常人的操作范围内。

  堪称鬼才。

  按照此时恒空的规定,私人不能拥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五的股份。

  唐英再次抛售百分之五,持股来到百分之七十。

  这时候,各个楼盘已经封顶了。

  眼看着所谓的风险,已经消失了。

  恒空股民发了疯似的买盛唐股份。

  一度喊出了“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口号。

  趁此机会,唐英开始在丑国等报刊上宣布回购他们手里的旧楼。

  这下子,不但恒空以内,大家知道了唐英,就连丑国、星岛等地,也纷纷知道了唐英的大名。

  整栋买下旧楼,翻修出租出售,自家物业维修。

  一旦大家在唐英手里获得了物业服务,那就是无限的购买热情。

  只要唐家在一处购买了旧楼,那么周围的楼宇就会迅速贬值。

  因为这个翻修的旧楼,会迅速吸收周围的优质租客。

  周围楼宇贬值,又会反过来被唐英收购。

  接下来还是老套路,翻修出租。

  唐英的装修,那是看官们一看都心仪的。

  某些不起眼儿的小地方,一旦恒空本土的材料无法解决技术难题。

  唐英就会直接跟看官们进货。

  这可是无敌的手段。

  即使对手发现了这个材料的无敌,打死他们也买不到。

  投一栋火一栋,有客户就买,没客户就租。

  唐家手里的楼盘像下饺子似的增多。

  到了后期,各家小开发商开始为了抵制而抵制。

  他们拼了命的太高楼价,就为了不让唐英的楼盘进来。

  这只大鲶鱼一进来,那就是搅动一大片的浑水。

  唐英自然也看到了购买楼盘和股市上扬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即便是楼盘价格高,他还是买。

  小开发商们,毕竟资金有限。

  哪里能和背靠股市,造血功能极强的唐英相比。

  大价儿买来的楼盘,往往会导致四周虚高的楼价瞬间掉下来。

  就这样如此往复,一个个楼盘被买下来,翻修,出租、出售。

  唐英成了恒空楼市的工厂式盖楼发明者。

  水家也曾试图狙击唐家的楼市,奈何出了股市这个大池塘,唐英手里还有长隆银行这个小池塘。

  大池塘时不常的来个大放水,小池塘那可是常用常新的活水。

  这可怎么狙击呀?

  人家现金流无敌。

  水家再次失败之后,唐英已经在恒空地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巨头。

  而唐英的脚步并未因此而停止。

  他先是发型了二十四亿恒币新股。

  再次补充资金。

  接下来用股权换购了百分之四十的煤气股权。

  所有唐英麾下的产业,都通上了煤气。

  结果就是盛唐股份的再一次爆发式增长。

  就在此时唐英在邶角布局的工业大厦竣工了。

  唐家的制衣业是个终端产业,前面儿还有一大堆的上游小产业。

  唐英先是邀请他们入住工业大厦,成为唐家的羽翼,接着又把其他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都收集到了一起。

  邶角工业大厦正式进入了各家中小企业的眼中。

  恒空不必河对岸,有大批的平整土地。

  这里的工厂原本都分布在各处唐楼里。

  而邶角工业大厦成了唐氏企业的一个范例。

  大家聚拢在一起,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运输成本都大幅度降低。

  各个中小厂主争着抢着租唐英的工业大厦。

  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竞争力的增强。

  竞争力则一味着,自己在这个领域是无敌一般的存在。

  大量小厂的入住,让邶角工业大厦附近的房租都涨了不少。

  唐英干脆就在这附近建了一座大的村屋。

  房子租给工人,楼下在搞个小吃街。

  吃喝消费一条龙。

  邶角赚钱邶角花,一毫别想带回家。

  这个模式被恒空人成为唐模式。

  可想而知,现在唐英在恒空的知名度。

  唐英有购买了电灯公司的大量股份。

  成为电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这下好了。

  一个全新的巨头算是彻底成就了。

  就连又一个木家的塑料花生意也加入了邶角工业大厦。

  唐英趁势推出了邶角工业大厦二期工程。

  而盛唐股份也被中小厂主们迅速抬高到十四块。

  唐英则提出了新中心和英苏大酒店。

  想用这种方法树立唐家在恒空的地位。

  整个投资超过二十亿恒币。

  这时候的唐家已经容不得别人质疑了。

  时间也来到了一九八零年。

  大领导此时已经再起,联系唐英在河对岸的鹏城投资建设。

  唐英知道这是第一个经济特区。

  是大湾区今后的中心之一。

  更是无数财富的聚集地。

  如今的唐英已经不再是那个无权无势的吴下阿蒙了。

  他身价数百亿,是恒空第二大财主。

  1980年10月,唐英回到了河对岸,入住金湖招待所。

  招待所是新成立的。

  原来就是个小小的乡镇小旅馆。

  而所谓的金湖区,要在一年多以后才成立。

  两年整之后,这里将作为县级镇,从金湖独立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唐英和大领导介绍的关系才见了一面儿。

  作为第一任主管,姜华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东海省人,十六岁在大东书局参加工作。

  和恒空有着独特的缘分。

  因为大东书局曾经迁至恒空。

  姜华也就随着进入恒空了。

https://www.trip118.com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四合院:开局八级钳工有直播系统更新,第106章 1980鹏城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