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小了说,此举叫目无王法、徇私舞弊。
往大了说,此举乃分裂南北、意图谋反!
刘伯温将散出去的念头收回来,凝视着宋濂。
如果对方没有说谎的话,监管如此严格,后面的人是如何将南方学子全部安排进前几十名?
刘伯温在元廷当过官,对于官路的条条框框颇有见解。
如果真的让他处理这件事情,他摸索一番,说不定真的能找出些门道。
但现在凭空瞎想,刘伯温也想不出来。
否则,他就真成算命的神棍了。
见刘伯温不说话,还一脸‘呆傻’的低头准备面圣。
宋濂急忙拉住刘伯温的衣袖:“刘大人!你我这么多年的交情,你可要帮帮我啊!我没有徇私舞弊啊!”
“唉,宋公,现在要看陛下怎么想......”
宋濂瞬间面如死灰,出门的时候还好好的,搞不好回不去了!
历朝历代,在皇帝开设的恩科徇私舞弊,怎么会有好下场?
皇宫大门打开,几个小太监高声唱‘进’。
刘伯温看着皇宫敞开的大门,如同看见一阵深渊巨口。
暗道:“首届科举,还是恩科,便遇见这样的事情,一个处理不好,便是一件天大的祸事,从主考官到考官,甚至到闹事的学子,恐怕一个都讨不到好.....”
刘伯温看着周围熟悉的各位大臣,瞬间将自己的身形隐匿在人群中。
他的爵位乃是诚意伯,官职乃是从四品巡查驱邪督御史。
虽然官位不高,但是实权不小,能节制各地驱邪使。
大明开国勋贵的爵位划分为公、侯、伯。
诚意伯,自然是个伯爵。
如果说刘伯温原来还对这个伯爵职位感到十分不满意,现在他实在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
奉天殿,文臣齐聚一堂。
李善长、宋濂、胡惟庸三人齐刷刷跪倒在奉天殿正中间。
其余诸臣站在旁边,丝毫不敢多言,双眼就没有离开过地面。
不知道地上到底有多少好看的风景。
朱元璋面前的案桌上,没有往日那般堆积如山的奏折。
反而堆积着满满的科考卷宗。
老朱面不改色的盯着三人,三人脑袋额头间,冷汗淋漓!
李善长心中止不住的暗骂,别让老夫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
若是老夫...还能活着走出奉天殿,绝对要把你们碎尸万段!
李善长将深埋的目光,分给了站在一旁看戏的小金乌。
如果说谁能提供一线生机,谁能抚平皇帝的愤怒,绝对不是什么朝廷重臣,而是其貌非常扬的小金乌。
有关国运的论调,李善长得知了一些首尾。
抵抗黑龙时,朱元璋展露出来的神迹,大家都看在眼中。
据说,能做到那种地步,便是依靠了国运神器。
李善长的希望便放在哪国运神器中。
大搞杀戮,应该会导致国运衰弱吧?
跪了不知道多久,奉天殿依旧静悄悄,三人脚下已经被汗珠沾湿。
“恩科啊,大明首次科举,便被涅米呢三人搞成这样!”
老朱冰冷的声音从龙椅之上传来,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全是冰冷。
自从国运实质化后,老朱的威严水涨船高。
“榜单三十六人,全是南方学子!甚至前五六十人全是南方学子。”www.trip118.com
“难道,我大明没有北方学子吗?”
“难道我大明,只有半壁江山吗?”
果然,刘伯温心中暗道,陛下果然将此次科考舞弊与分裂大明南北联系上了!
跪在地上的三人瞬间心头巨跳!
这个罪名他们担待不起啊!
哪怕舞弊的人不是他们,纵容外人舞弊,那也是罪孽深重啊!
“你们三人抬起头来,说吧,谁搅乱了我大明的科考。”
老朱虎目死死盯着抬头的三人,三人感觉头皮发麻。
“回禀陛下,我等绝无徇私舞弊之举!”
“考试之际,身份、籍贯、姓名根本看不到!考官能看到的只有答卷!”
“请陛下严查!”
“呵。”老朱冷哼一声,没有继续吓唬三人。
他倒是不觉得这件事情是李善长或胡惟庸做的。
很简单,没有理由。
至于宋濂?算了吧,一个教书的老儒,哪有这种手段?
而且,李善长即便有谋划,他不至于急着把自己搭进去!
老朱虽然是皇帝,但他从来不觉得科考是他自己的事情。
科考事关天下学子的选才,比老朱关注科考的人多了。
要不是拱卫司将放榜、闹事学子的事情上报给他,他还在宫里研究如何赚取国运、如何使用国运呢。
想起国运,老朱眼底闪过一丝隐忧。
这件丑事,不会导致国运跌落吧?
他也感觉有些头疼,若说真的没人徇私舞弊,谁又能将前几十名学子,全部划定在一个区域?
难道真的是江浙一代的学子太过于厉害?
可再厉害,也该有个限度吧?
还是说....杀气陡然闪过老朱的脑海。
还是说其他的考官勾连串通?
“来人,将李善长、胡惟庸、宋濂压入大牢,其余诸臣不得离开奉天殿半步!”
老朱命令小太监将各个考卷分给其他的朝臣。
“你们给咱好好看这些卷子,给咱评出一个一二三四来,谁敢交头接耳,哼!”
“不批阅完毕,谁也不许离开,晚饭便在宫内吃吧!”
老朱说完,便起身离开了龙椅,等候诸臣的批阅结果。
而在奉天殿的横梁之上,叶相正拿着平板电脑,认真的记录着内容。
【影响国运的因素】
【方向:文】
【当前测试因素:文运、文臣、科考、学子】
叶相依旧坚持目标,继续测试国运的发展情况。
说实话,叶相对于国运的认知很有限。
大明所谓国运重器、气运王朝,全是随便弄出来的东西。
如何干扰、促进、衰退.....国运,叶相没有丝毫经验。
如果按照小说漫画中的办法,只要做出些许有害国运的事宜,就会造成国运跌落。
那国运未免有些太过于脆弱了吧?
如果真的得出,国运特别容易被影响的结论。
叶相说不定要考虑放弃国运开发了。
但是现在的大明国运,还有研究的价值,比方说随着科考而逐渐展开的文运。
这又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全民转职:我在万千世界编造身份更新,第186章 没有徇私舞弊?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