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比起往年秋收的喜忧参半,今年的秋收就是纯纯的喜悦。
今年小郡王带来了新的农田把式,每个村子里又都有司农官一直住着指导,村民们比以前更精心地侍弄田地。
因此小麦和栗米迎来丰产,算算地里的产量,这个冬天可以吃饱肚子了。
县衙租借的农具也都好使,自从有了镰刀,收粮食是又快又好,男人收完了往独轮车车斗里一放,女人就轻松推着回了家。
等晒干粮食脱粒,还有石碾子,把麦穗往地上铺好一层,牛拉着石碾子转悠几圈,就全脱得干干净净。
不少村民都暗下决心,今年攒下了粮食,绝不多花,要去换一头牛,要钱不够,哪怕是换头小牛犊,或者换个石碾子也好啊。
县衙提供的农具也逐渐被村民摸透,现在不少有手艺的村民已经开始自己制作石头或者木头农具。
见此县衙的铁匠铺也乐得如此,毕竟他们还要时不时承担从郡王府过来的其他任务,便改为只打造铁质农具。
“小郡王,今年丰产后县衙今年的赋税是去年的三倍,足有三千多两银子,再算上县廷府自己地里的产出,怕是今年光农税就有快四千两银子!”
万历在算好账目后,笑得合不拢嘴。
就连郁棠也对这个收入满意不已。
“今年丰产离不开大伙儿平日的付出,等秋收后,万大人便安排一下,给县衙上下都给发一笔奖金吧。”
万历已经很习惯郡王爷口里的奖金一说了。
郡王爷做事,往往喜欢以奖励调动大家全力付出,从不吝惜赏赐,之前县衙众人一年到头连月俸带办公开支,也就五六百两银子。
今年扩充了人手不说,还时不时按照郡王的吩咐给大家发奖金。
例如这司农官离开县城长驻在村里,就有一笔驻村补贴,估计今年县衙的花销得到一千两银子。
不过确如王爷所说,沧澜县竟然是越来越富裕了。
真奇怪,钱竟然没有越花越少,按万历估计今年沧澜县收到的商税更是能达到一千两。
今年加总赋税足以超过五千两,这个数目足以令万历咋舌。
没有压榨百姓,没有兼并土地,沧澜县县衙却由一个穷得发不出饷银、年年靠王府补贴的官署变为如此富裕。
隐隐约约的万历对郁棠说的经济循环的道理有了一些明悟。
不过郁棠却另有看法,今年沧澜县的收入未必会止步于此。
万历他只看重秋收的赋税,是因为往年到了晚秋和冬日,种不了地,商队也渐渐不来供货,但今年,恐怕秋冬的时候才会迎来商税的巅峰。
“既然县衙里今年多出几千两银子,可有何打算?”
若是在往年万历自然就会选择把这银子存在库里,苦日子过惯了,手里没钱,心里发慌。
不过今年发生的一切改变已经开始影响万历。
“回郡王,秋收后村民们便都空闲了起来,下官想要组织村民修建水渠,若能引水到沧澜县,想必明年的田地出息能够更高。”
“再来就是一些农具不妨由县衙再出资打造一批,原价卖给村民,这样生产力提高,便能种更多地。”
要说环境还真能改变一个人。
郁棠刚刚接手沧澜县的时候,万历虽然才三十出头,但苦大仇深、满腹忧虑。
一定要说的话,还透着着一种古代中年社畜的绝望感。
现在的万历却侃侃而谈,满怀自信,心气也高远不少。
看来随着沧澜县的蒸蒸日上,万历也放松不少呢。
“便按你说的办吧。”
沧澜县秋收一共用了整整七天,洒落的汗水浸透田地,所有的粮食都被收进晒谷场晾晒。
人们顾不上讨论今年谁家收了多少粮食,因为有个消息不胫而走,明天有节庆呢。
节庆?这可是个陌生词儿。
吃不饱肚子的时候,有谁想过节呢?
说到节日,就算是村里年岁最大的老人,也没什么印象。
不过今年丰收,值得庆祝,这个理由倒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这过节会由县衙操办,就连小郡王也会来。
抱着兴奋激动的心情,人们迎来了节庆。
沧澜县城里选出了一片宽阔的空地,正中间搭出了台子,旁边则架着十来个大石釜。
郁棠有心想要再弄些彩旗、花草点缀气氛,可布条实在昂贵,南沧县花草也不丰盛,只好这样简单处理。
县城里的居民都已经来到了空地,算算时间也差不多,郁棠来到空地中间,微笑着对封地的领民点头。
郁棠并不算是一个擅长公众演讲的人,可县衙上下一直认为需要让她来致辞。
“咱是没过过节日,可宫里的贵人们过节,还有沧澜郡十年前的那个春节,都是领地的头儿来说话的!”
王洋扯着嗓子喊道,王洋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同,于是郁棠只能硬着头皮上场了。
“沧澜县的居民们,我是郁郡王郁棠。”
人群先是迅速地安静,然后就是巨大的欢呼声,
“是郡王爷!”
“郡王爷来了!”
“秋收已经结束了,靠着沧澜县所有人的辛勤劳作,虽然雨水依旧不丰,可我们的田地却增产了,孩子们有粮吃,老人们也有粮吃。”
“只要我们想办法,就能过上不饿肚子的日子,不仅是今年,还有明年,后年,以后的每一年,我宣布,从今年起,每年丰收后的第一天,咱们都要过节!”
听着众人的欢呼声,郁棠突然感觉到不是那么紧张了,当即说出了这么多话。
“对哩,多亏王爷教我们种田,今年我们家收了五百斤粮食,刚买了新衣。”
“我们家也是,用了王爷的农器,多种二亩地,今年小子丫头们饿不着!”
大家越说越开心,郁棠脸上的笑容也加深了。
“今日庆典,开始!”
看着众人脸上的笑容,郁棠笑眯眯的开口。
随着郁棠一声令下,中间的台子上慢慢站上来一群汉子组成的锣鼓队,表演也很简单,就是敲着锣唱一些简单的民歌。
后面还安排了一些江湖把戏,这是万历上沧澜郡城聘来的一些杂耍艺人。
m.trip118.com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郡主她疯狂搞基建更新,第34章 过节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