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陈善平的能耐,给老李的儿子解决工作完全不成问题,但他宁肯多花钱,也不愿意用这个去做交换,
这个是原则,破了例,原则也就没有了。
陈速羽心里很清楚家里老人的脾气,所以一开始就没提这个事,最后的结果也不出他所料,直接全款买下。
大爷爷发了话,陈速羽当即赶过去敲定下来,并约好第二天办完手续就互相搬家。
老李有点遗憾,他还想着陈师长能帮忙给儿子解决工作,才故意喊了个高价,可人家宁肯答应给高价,也不乐意徇私情,他也没办法,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当然他也不亏,只是没能达到理想目的罢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速羽跟父亲请好假,便带着钱去找老李办过户,
而爷爷则跟大爷爷请好假,在家里忙着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咳咳,
陈家人请假是这样子的,在单位里面,父亲的领导是爷爷,所以要找爷爷请假,然后爷爷的领导是大爷爷,自然就只能找大爷爷请假,而大爷爷要请假,就只能去找厂长了,
不过搬家这种事,还不需要大爷爷亲自出马,回头等父亲从房管局回来,顺便找运输队借两辆马车,便能直接搬家。
不一会儿,陈速羽便赶着一辆牵着一辆马车回了家,先二话不说,满面笑容地从怀里掏出一张房产证,
自古以来,国人就对房子有一种很特殊的感情,似乎没个自己的房子就总感觉心里不踏实。
以前陈家人虽然有房子住,但那是公房,产权不是自己的,现在终于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房产证,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
小小的一张纸,在几人手里传过来传过去,过了好一会儿,爷爷才笑着喊道,“行了行了,这东西以后多的是时间看,随你们看个够,还是赶紧给人家腾地方。”
给人家腾地方,也是给自己换地方,
一家人干劲十足,爷爷和父亲先将马车调头,便抬着大件往板车上装,陈建国和奶奶、母亲也没闲着,将一个个小箱子、大包裹、桌子、椅子往车上抬,陈瑛和陈建军就在旁边和大黄大黑一起看热闹,
人多力量大,没几下两辆马车就装满了,
爷爷在边上抹了把汗,“嘿,平时这家里看上去没几件东西,这一搬起家来还挺多的。”
“那可不,”
奶奶端着茶缸递给他,笑着说道,“零零碎碎的可多着呢,这锅碗瓢盆扫帚撮箕哪样能扔?还有那几张大床,六间屋子算下来,两辆车至少得拉五六趟。”
这时陈家的动静也惊动了宿舍区其他人家,和奶奶一样留在家里没上班的,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其实也没几个人,就五六个小老太太小老头儿,连小孩子都被送去集体幼儿园了。
跑步前进时期,全社会就没有闲杂人等,没有失业、没有失学,
即便是残疾人,也会在政府的帮扶下开展小贩、小手工摊等自营经济作业,
还有城里的妇女、老人,只要还有劳动能力,也都被组织起来,用小锅小灶小工具,敲敲打打的进行生产,这些小作坊后来也发展成各种小集体经济体,
二十年后接收了大量返乡知青的“火柴厂”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尤其是最开始,也就是58年的时候,几乎所有人,包括工人、农民都在没日没夜、风里雨里、水里火里,好像不要命的劳动,困了找个角落眯一会儿,饿了到食堂去吃碗饭,回来后就继续干,
他们还不是蛮干,比如后来人所共知的炼钢练出“钢渣”白口铁,其实大多只出现在跑步前进的初期,只过了几个月,全国就通过技术分享、资源调配,将无数的“土高炉”关停并转,变成“小高炉”,原来练出来的“钢渣”也被回炉,炼成可供铸造或炼钢的优质生铁,
大食堂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办起来的,当时极大地解决了公社社员和工人们的后顾之忧,为经济发展加了一把火,
而且这种额外劳动没有加班费、没有奖金,全凭一股干劲撑着。
那样的劳动热情,不是旧社会的棍棒逼着,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饥饿或金钱吊着,全靠每个劳动者的“责任感”所驱使,m.trip118.com
当时那种全社会动员的场景和干劲,没有经历过的人完全无法想象。
只可惜,那种场景,别说以后,从去年开始就很少见了。
但没了的只是干劲,而不是工作,
所以昨天陈建国听到那位老李的儿子需要解决工作问题,就非常不理解,这年头还有没工作的人?!
至于奶奶和这几位看热闹的老人,属于例外情况,他们都是棉纺厂办了病退的职工,当年建厂的时候,都是下了死力、最后落了一身伤病的,
奶奶就患有比较严重的风湿,只要下雨降温就会浑身难受,稍微冷一点就要加衣服,因此才在工厂稳定下来之后办了病退,其他几个也都差不多,
这种叫“丧失劳动能力”,嗯,不管是不是真的丧失,反正有几年前开的病退证明,谁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再就是王大户这种,可以在以前属于自己、现在属于公私合营的企业里面挂个职,每天去点个卯就行,也不需要参与劳动。
在几位老邻居的欢送下,大爷爷和父亲牵着马车往外走,陈建国也坐在车上,跟过去看新家。
十几分钟后到了地方,老李正带着一家人收拾行李,已经把好多东西都搬到门口,见到他们过来,便停下手上的活,拿抹布擦了擦手,掏出烟迎了上去,
“陈科长、陈队长,来来,抽支烟。”
再忙的时候,人家敬烟也得接着,否则就是不给面子,
但接了不一定要抽,陈速羽将烟夹在耳朵上,笑着说道,“老李,你找了车没有?没有的话等我们的东西卸下来,顺便把你的带过去。”
老李一听顿时大喜,“那感情好,多谢多谢!!”
其实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但人家能主动说出来,那就最好不过。
正往里面搬东西的时候,里面又有两个人走了出来,
陈建国一看,立刻喊了一声,“外公外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174章 搬家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