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的主题,陈建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童话故事,
可是,上辈子是个文科生的他,转念间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首先,童话故事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普通的通俗文学难多了,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儿童文学还不被文学界承认,觉得那就是哄小孩儿的东西,根本不配位列文学作品之列,
直到后来,有多位大文学家为儿童文学发声,表示儿童文学除了具备文学性,还要具备教育意义,另外还需要少年儿童看得懂并乐于接受,三要素齐备,才算是儿童文学,
这样的文学作品创作难度,远远大于普通的通俗文学,
若是有谁不承认童话故事是文学作品的,大可以自己创作一篇童话故事试试,
结果除了极少数功底深厚的大文学家,大部分的文学创作者都写不出一篇同时具备三个要素的童话故事,
文人也是要面子的,在自己不行的情况下,便不得不承认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争议声也渐渐消失,
之后儿童文学才成了文学家族体系中非常特殊的存在,很幼稚,却又很难创作。
且不说陈建国这个9岁顽童,创作出一篇又一篇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会有多惹眼,便是他厚着脸皮去写出来,能不能发表也是个问题,
对,
文学作品的发表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
就比如现下的社会环境,要是敢把金古黄梁温柳卧都给整出来,也要有报社或出版社敢收稿才行啊!
以此类推,后世流行的那些故事套路,大约也是不适合出现在这个年代。
这年头国内流行的文学作品是什么?
咳咳,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陈建国表示不知道。
反正就是,儿童文学暂且不合适,至少也要等到八十年代才有搞头,别的他熟悉的作品就更不行,写了有可能不仅赚不到钱,反而会出事。
想来想去,陈建国觉得,最适合他的作品,应该就是叙事作文了!
他现在读三年级,对了,马上就要读四年级,写一篇作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吧,
其次,叙事作文简单,却也不简单,
陈建国翻了翻书桌上的报纸,专门找那些报道先进事迹的文章阅读,很快心里就有了底。
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你不抄就被他抄,纵观这里的十几种报纸,报道的内容却大同小异,基本上都集中在今年的几大热点事件上面,
无非就是换个时间、地点、人物,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重复一遍,
如此,
只需要围绕热点话题,然后……
陈建国觉得,为了让自己的创作有理有据,或许应该出去采风?!
然后他就出现在了稻田里!
……
就在今年,中央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重大方针,号召全党全国大力支农,为坚决响应党的召唤,各地各单位都积极投入支农任务。
而关于江南的农业,再没有什么比“双抢”更重要的时刻。
为了“双抢”,全县工厂在不影响生产计划的前提下,停工三天,全体工人去帮助农民收割早稻,抢种晚稻。
而这些工人如何组织起来,却是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便是民兵团,不对,是民兵师出马的时候到了!
在接到地委组建民兵师的命令之后,陈善平和曹保义立刻行动,统计全县各个乡镇、街道的居民情况,剔除掉不合格的,比如年纪太大或太小,以及出身不符合条件的人,将剩下的人全部组织起来,上到50下到16,一个不落全部编民为兵,
只用了短短7天,就竖起了小县城民兵师的旗帜,
这也是全省第一支民兵师。
民兵师成立后,第一件工作,就是帮助农村进行“双抢”。
鉴于现在的农村形势,各个公社自己就有相当大的组织能力,所以基层的民兵组织,也就是隶属于公社的那些民兵,便就地听从公社的统一安排,可以不被征召,
但镇上和县里的非农居民,就需要全部按照编制集合,再根据各个公社的劳动力情况,将人分派下去,帮助抢收抢种。
在这种大背景下,包括红星棉纺厂职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接到了返校的通知。
学校大操场上,马校长站在旗台上,手里拿着铁皮喇叭,用富有节奏的声音说道,
“同学们,现在全国人民都在支农,虽然你们是小学生,但是也不能自甘落后,我们不能收割稻谷,但是可以捡稻穗,我们不能晒谷车谷,但是可以守谷扫谷,
双抢不过立秋关,拼死拼活抢着干。上午是黄稻,下午见青苗。
我们要为国家的粮食丰收尽一份力,现在命令,按照班级为单位,全体都有,出发!”
然后,教高小主课的郑老师打出一面旗帜,“棉纺厂职工小学”,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
后面的学生由班长举着小红旗,上面绣着年级号,排列整齐跟在后面走出校门,
包括马校长在内的所有老师、校工,也都收拾妥当,头戴草帽身穿短衣手持镰刀,一副上战场的姿态。
陈建国走在三年级的队伍里,前面是马文英和赵跃民,旁边是袁天,后面是林大河,
刚出校门没多久,赵跃民就闲不住了,“马文英,你知道我们是要去哪里吗?”
然后就被马文英怼了回来,“闭嘴,不许说话。”
赵跃民瘪瘪嘴,回头看向陈建国,“陈建国,你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吗?”
陈建国正在注意观察这些学生的动态,想着有哪些可以写进自己的作品里,便漫不经心地回道,“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吗?”18小说
赵跃民顿时惊了,瞪大眼睛说道,“王老师没有跟你说吗?”
陈建国转头望去,王婉茹走在队伍旁边,时刻注意学生队伍有没有变形,那模样比其他老师都要认真,
看到她这样子,陈建国不禁轻叹一口气,
没办法,就算大爷爷是民兵师长,也不可能破格招她成为民兵,
除非是曹保义和地委都同意修改政策,
但那是不可能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更新,第122章 采风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