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看着父母和亲戚忙碌地秋收,很是感慨。
现代那边,已经全部机械化了。
苏城地区土地基本没有了,剩下四个一百万亩。其它种粮大省,土地也是由种粮大户承包,播种、养护、收割都是大型机器,只要驾驶员在上面操作即可。
而老家这里,包产到户后,也有进步,牛是不用了,现在都是拖拉机了。
这些微的进步当然不能和现代比,但不就是这些微的进步,才慢慢成就了现代那个农业现代化吗?
农忙后期,小美也开始忙碌起来。
她让向玲玲夫妇进了不少米,运到老家。
家里放不下,还租了南面云根书记家的房子。
云根现在已经是乡里的副乡长了,全家都搬到了镇里,这老家的房子就租给了小美家。
小美将现代买来的粮食,都放在了云根家里。
这些粮食是准备跟村里人换的,老办法,一斤米换一斤稻谷。
这事从小美家开店就这么做了。
因为粮食是统购统销的,不可以买卖,王家就用现代的米换这里的稻谷。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举报到了乡里,被云根骂了一通,人家这是贴钱给村民,你们还要举报,那行,你家的粮食不要去换。
他强调了那个换字,这是允许的,而且从总量上来说,换回来的米比换出去的多了三成呢。
田泾村本来就有换米的习俗,现在王家主动上门,帮换米,还帮着运到沪市,这样的好事,作为一方父母官,最好这样的善心人士来一打。
其实他不知道王家不是运到沪市的,而是运到了后世。
到底是后世还是平行空间,小美遵照奶奶的吩咐,不问不探究,对得起良心就是。
今年不同往年,是承包的第一年,粮食肯定是丰收的,那王家可换的粮食也会更多。
所以干脆租了房,提前将现代的米运过来。
田泾村的老百姓除了可以稻谷换米,还可以山芋换米、蔬菜换米,古董换米……反正现代需要的都可以换,当然,直接卖也可以。
反正现在倒腾东西很方便,现代有仓库,老家是自己家和云根家。
所以秋收一结束,小美家特别是田水官负责的那家店,那是相当忙碌:本来就是收蟹季节,现在又加上粮食和其它农产品,搞得几人忙的很。
王奶奶一看大家这个样子,这可不能累坏了呀,就又找了两个村民过来帮忙,就是老土老公和俞阿婆的大儿子。m.trip118.com
这两人力气大,抗抗搬搬的很是得力。
村民们换了米之后,还是有人约着要去沪市换米,换了当然还要去苏城阊门卖掉。
王奶奶赶快制止人家:“快点别去了,今年国家粮食大丰收,粮食都要放开供应了,人家沪市人有钱,能买到米了。”
又说:“吃不完的可以卖给我们,保证不让大家吃亏,你们不放心的话,可以先去摸摸行情。”
王家这些米可以留着换,还可以运到现代去卖掉,还可以让顾长生拿去养猪、养鸡用。”
是的,王家聘请顾长生,做的就是养殖业。这养殖业可不仅是养螃蟹,还有鸡鸭猪这些。
从国庆开始,这些家禽家畜就在陆陆续续出栏,周惠芳因此还特意注册了商标“苏澄猪”“苏澄鸡”“苏澄羊”“苏澄鸭”“苏澄蟹”,一网打尽,开了专卖店,当然螃蟹本来就有专卖店,就另外几种,又开了专卖店,专门卖小美运过来的这些家禽家畜。
王家养殖可是很舍得花成本的,什么好用什么,什么能让肉质鲜美用什么,所以这些东西一出来,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成为首选家禽家畜,卖的相当好。
当然,价钱也是相当好就是了。
在忙碌的收购过程中,小美提出了一个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同意。
那就是所有来她家收购店里交易的人家,都要和王家签订一份协议,承诺在种植的过程中,不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是的,这个时候化肥和农药已经有了,但不多。
可是即使不多,村民也尝到了甜头:那一小把化肥,就能顶替一大包鸡屎了,不臭不说,一撒就完事,多简单;农药也是如此,青菜卖出去之前两天,打一批农药,菜叶子一个虫咬的洞都没有,卖相好,能卖好价钱,没打农药的,菜叶上都是被虫子咬的洞,有时候还会有虫子在上面爬,买菜的一看虫子,都是吓得扔下菜就走。
所以,不能全部怪农民啊,你买的人呢也有问题。
王家才不管这些,要求坚决用农家肥,村里田间地头有很多本来用于沤肥的泥潭,现在用起来,积肥去。
自己家里的鸡啊猪啊,产生的排泄物,给我沤肥去,实在不够的,可以找顾长生,他那边养猪场养鸡场,肥多的是,只要签了合同的,免费拉。
至于农药问题,肯定坚决不许,这是害子孙后代的。
小美打印了很多后代种菜达人归纳的灭虫法子、积肥的法子,编了厚厚的册子,每家两本。这些法子不说完全杜绝虫子吧,但也七七八八了。而且王家承诺,被虫子咬的蔬菜,他们收的。
不肯签合同的,从今往后,王家就不再收你家的东西了。
这损失可大了,因为除了蔬菜之外,王家其实什么都收的,包括家里的鸡啊、蛋啊、猪啊,这些不像前几年,象鸡的话,每家只能养五只,现在是你要养多少只都可以。
这鸡屁股银行,还是挺吸引人的。
如果因为这不签合同就被王家拒收,那损失可大了去了,所以除了个别不撞南山不回头的之外,大家几乎都签了。
家里有地在渠道边上的,还特特找到老土家,要求他男人牵头,和王家签订一份明年种茭白的合同。
老土家茭白收完后,将那块地翻好后,还没有来得及种,就开始秋收大忙了,现在经人提醒,才想到这地还空着呢。
这水八仙都是春季种的,现在已经是秋季了,也不知能种什么。
老土跑去问顾花娥,顾花娥当然要问女儿。
小美想了半天:“种苏城青最保险,但要开深沟,地要尽量起高一点,不能有水,否则菜要烂根死。”
说着对顾花娥说道:“我前一阵子不是叫你播了很多红菜苔吗?你让老土婶婶移植点过去,这红菜苔原产地和我们这里是同一个纬度,估计能长。”
这菜下雪天也能长,所以小美不担心没收获:“这菜很吃肥的,你跟婶婶讲清楚。今年种的好的话,明年我买点种子回来,让她们自己播。”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家的后院通现代更新,第197章 咯咯咯、嘎嘎嘎、哼哼哼、哗哗哗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