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斌离开以后,杜雁书喝了几口水,在屋子里走了走心疼的感觉才淡下去。
徐敏过来将报纸交给她,“你写的那个话剧的本子我交给场部的文艺宣传队了,咱们这个草台班子也就唱个歌说个快板,排不了话剧。正好我去场部开会听他们说要排新话剧就拿给宣传队的队长了,要是能用的话也是件好事。”
“好的徐姐。”杜雁书把剧本给徐敏的时候就知道分场的宣传队排不了话剧。
毕竟是临时的,不像场部的宣传队那么正规。
当时徐敏既然收了就说明她有其他的想法,不然就会直接拒绝了。
徐敏走后杜雁书拿着报纸去了猪场,将报纸交给罗师傅。
罗师傅拿着报纸笑呵呵的,不停地看了一遍又一遍。
猪场出名了,他心里其实比谁都高兴。
报纸上并没有提到罗师傅的名字,这也是之前杜雁书拿着稿子去给他看的时候说过的。
会把他做的那些事模糊一下,当作是猪场所有员工做出来的。
这也是对罗师傅的一种保护。
他的身份敏感,劳改犯出身,过分宣扬很容易被冠上莫须有的名头。https://www.trip118.com
罗师傅刚好也不愿意宣扬自己,这样写正合他的意。
晚上下了班,何远斌过来找她,两个人拿了点海带和面粉,又去老张家买了一斤鸡蛋。
拎着东西去了薛建国家。
薛建国和陈玉芬的宿舍离着何远斌住的地方不远,在他后面的那一排房子里。
一进门陈玉芬就热情地拉着杜雁书的手,“小杜,快进来坐。”
“陈姨好。”杜雁书笑着回应。
何远斌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桌子上,陈玉芬一看就笑了,“让你们过来吃个饭还带这么多东西。”
“也没拿什么贵重的。”何远斌把东西放在一边的小桌上。
杜雁书稍加打量一下这间宿舍,就是俗称的老少屋。
以一间为卧室和客厅,外间一半为厨房,剩下的半间隔成小屋,住老人或子女。
薛家已经把一间的分开一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外间也住着人。
总体差不多五六十平,比何远斌那个大着不少。
毕竟是一家四口住。
两口子住在大间,女儿住在那个半间,儿子住在客厅里。
薛建国的女儿薛莉今年二十一岁,是五分场的计划员,儿子薛伟今年十八,在四大队做统计员,现在还没有下班。
都是轻松的活。
别不服,也别羡慕,拼爹来的。
“你们坐,老薛一会儿就回来。小莉,招待一下何队和你雁书姐。”
陈玉芬转身去厨房接着炒菜。
薛莉给两个人倒了茶水,又拿出一盘糖果放在桌子上。
“何队,雁书姐,你们喝水。”
杜雁书冲她客气地笑着点点头,不论是她还是原身和薛莉都没什么接触。
甚至都没有说过话。
没一会儿门开了,薛建国从外面走进来,“小何,小杜,你们来了?”
他朝着何远斌扬了扬手里的酒瓶,“我刚才去酒坊打了点酒,一会儿喝点。”
何远斌的眼神不自觉地瞟向旁边的杜雁书。
薛建国见了立刻哈哈大笑,“小杜啊,我和小何不喝多,喝点热闹一下,不介意吧?”
杜雁书笑着摇摇头,“不介意。”
薛建国把酒瓶放到桌子上,桌上已经放了两盘炒好的菜。
“小何,这次辛苦你了,这些日子开会也研究这个口粮的问题了,到时候会多留出一些口粮,明年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何远斌坐直了身子看着他,“今年的麦收还没有开始,谁也没办法预知收成的情况,万一再遇上前两年的那种暴雨很难保证粮食的收成,别忘了我们今年还有两块刚开荒的地种不出粮食,还是先做好准备。”
薛建国伸出手指点了点他,“对,要提前做好准备,增加排水渠,让铁匠班做出充足的镰刀,打磨好,还有木工班,多做出一些木板鞋,不然到时候就抓瞎了。明天我就通知下去。”
不说近两年的那次麦收,早在前几年,最惨的一次麦子损失一大片,最后一算一亩地才收出来四十多公斤,抛去种子剩不了多少。
那一年县里、市里到省里都调拨不到粮食,全场职工的口粮一度压缩到每人每月二十多斤口粮,机关干部才二十斤,惨得不能再惨。
这些年状况越来越好,很多人就忘了那时的饥荒。
何远斌等着他说完了继续说:“薛主任,我想请三天假,和杜雁书同志一起。我们回去见一下家长,回来就打算结婚。”
薛建国拍着大腿笑起来,“这回真决定了?之前咋回事?闹别扭了?”
两个人低头笑着没说话。
薛建国也没再为难他们,“这确实是个大事。你把工作安排一下,我去和刘场长说一声,让他批个条子,我给你们申请五天假期,这五天就不扣你们工资了,一定要早去早回。”
何远斌点着头,“谢谢薛主任,另外……麻烦薛主任再给写个介绍信,我想买两张卧铺票。”
没介绍信买不了卧铺票。
薛建国看看他,再看看杜雁书,笑了笑,“行,没问题,到时候回来把票给你陈姨让她给你们报了。”
人家怕媳妇坐硬座遭罪,再说调拨来那么多粮食功劳大着呢,也没提啥过分的要求。
至于报销卧铺票,反正也不是他消费,这点权利他还是有的。
陈玉芬又炒了两盘菜端上来。
桌子上一共四个菜,一个小鸡炖蘑菇、粉条,一个剁椒鱼头,白菜炒腊肉,还有木耳炒鸡蛋。
陈玉芬指了指那份剁椒鱼头,“这是我家乡的剁椒,你们尝尝。”
又拿出一小碟像豆腐乳一样的东西,“这是我家那边的霉豆腐。”
“陈姨教教我怎么做,我喜欢吃。”杜雁书想起之前有个室友就是福南的,每次回老家都会带点小吃回来,非常好吃。
何远斌看着那碟霉豆腐,脑子里有了想法。
“陈姨,这个做起来难不难?明年咱场的黄豆肯定会多,可以让豆腐坊多加工一些霉豆腐出来提供给食堂。”
薛主任拍拍手,“这个可以,我们场的豆腐比较多,到时候也可以提供给其他分场的食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七零:北大荒农场文艺小知青更新,第134章 结婚是件大事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