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远斌拎着水桶拿着扁担,去水井的路上嘴就没合上过。
在井边他先打上来一桶水,倒着洗了一下脸。
才感觉没那么燥热了。
等着他把水打回来,杜雁书已经涂好了药膏。
两个膝盖和两个胳膊肘都摔肿了。
药膏涂上丝丝凉凉的还挺舒服。
何远斌拎着两桶水进屋的时候,两个人一对视又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别以为几十年后的女孩子就很开放。
很多也都是口嗨而已,等到真正实战的时候就会比谁都怂。
杜雁书也是这种的。
别看她嘴上能说点花里胡哨的话,在网上充当键盘侠的时候也能整两句带颜色的磕,反正谁也看不见谁,对面是人是鬼也不知道。
但是等着真正遇到男女之事的时候就虾米了。
杜雁书抿了下嘴,红着脸指了指旁边,“我去广播了……”
何远斌放下水桶伸手拉住她,慢慢靠近,眼睛温柔地看着她,“以后在我面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所有的一切我都接受,不需要你改变什么,也不需要你收敛自己的性格。”
杜雁书也抬起头看着他,认真地回答,“其实我没有隐藏自己的性格,我们相处的时间还短,长了你就会慢慢了解我,具体我是个什么性格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我以后要做出什么让你意外的事也别太惊讶。”
说完她自己都笑了。
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性格。
她自我总结过,最后觉得应该属于抽疯型人格。
她可以前一秒看起来端庄贤淑,下一秒就飚两句“卧槽”。
也可以偶尔绿茶装一下淑女,在转身之后又开始各种疯疯癫癫。
至于性格变换的规律,看人、看环境,也看心情。
何远斌想起她今天明明摔得晕头转向的还不忘了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看见。
结果下一秒又开始毫无形象地撵着野鸡跑。
刚开始自己总觉得她像是变了一个人,现在看看哪是变了一个人,她的体内分明住着好几个人。
她还真的有很多让自己意外的状况
但是不管什么样都觉得可爱。
就连飙脏话都没觉得她粗鲁。
何远斌笑着吻了一下她的额头,“不会惊讶,你就做你自己,不需要注意形象。怎么开心怎么来。”
“去广播吧,我把鸡烫一下。”
杜雁书看着他眼睛突然笑弯了,一把勾住他的脖子在他嘴上啄了一下,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出门去了广播室。
何远斌摸摸自己的嘴,又看看她消失的身影,嘴角又收不住了。
她主动亲他呢!
何远斌烧了开水将鸡烫了一下,两只鸡都收拾好了。
其实野鸡没多大,肥一点的那只最多三斤,瘦一点的那只也就二斤。
一次都收拾出来了。
两只鸡都死了,现在这个天气不全做出来很容易坏掉。
何远斌收拾完鸡,将厨房也收拾干净离开。
路过广播室的窗子时向里边看了一眼。
杜雁书正在广播,像是有心灵感应一样也抬头看向窗子。
两个人隔着窗子对视着一笑。
何远斌抿着嘴一路笑着去了宿舍的工地现场。
一个上午嘴角都是上扬的,谁和他说话都非常温和有耐心,还时不时地露出一抹笑。
搞得基建班的这群职工心里毛毛的。
不知道今天何队遇到啥喜事了,跟捡着钱一样。
木工班的班长,拿出旱烟盒和烟纸卷了一根,看着那边的何远斌,斜了一眼旁边正在小声议论的几个年轻人,“小子们,以后那个广播员同志就是何队的晴雨表,只要俩人感情好,不吵架,何队的脸就是晴的,就像现在这样,脸笑得和朵花一样。啥时候你们看他脸垮哒一下拉下来了,那就是俩人闹别扭了,你们就离他远点。”
一个小知青翘着脚瞄着何远斌,“真的假的,影响这么大呢?”
“小子,你这毛还没长齐呢,啥时候处对象了就知道了。”木匠舔了一下手里快卷到头的烟纸,又继续卷了卷,封口。
“像何队这么大岁数才搞对象,老房子着火厉害着呢,你没看现在和换了一个人似的么?”
这个班长是原来村子里的村民,会木匠活,四十多岁,有家有口的,在这帮知青面前那就是过来人。
“老张!”何远斌在那边喊了一声。
木匠赶紧应了一声,把烟往耳朵上一夹快步跑过去。
“何队啥事?”
何远斌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你有时间帮我做个碗架,不用太大,五十公分宽,大概这么高就行。”trip118.com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到时候我整几块板子给你拿过去……”
老张一摆手,挤了一下眼睛,“不用,板子还不好说吗?我给你整。”
何远斌笑了拍拍他,“行,麻烦你了。”
“那不是手到擒来的活,麻烦啥?”
何远斌又小声问,“过几天上梁,你还要看日子吗?”
老张用手挡着小声回答,“看,图个吉利呗。”
“行,你选个日子,尽量别拖太久。”
老张家里从祖上到现在都是干木匠的,虽然说现在摒弃旧俗,但是一行有一行的规矩。
现在不让讲究这些封建迷信的规矩,但是何远斌还是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方便。
也算是一种尊重。
老张手一挥,“你放心吧,妥妥的,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何远斌拍拍他,“我先走,那边还有点事。”
“行,你忙去。”
何远斌离开先去食堂转了一圈,又去找杜雁书。
他早回来是为了做饭。
中午做完饭又顺手把两只野鸡都炖上了。
杜雁书早上还红着的脑门儿现在已经出现青紫色了。
吃完饭何远斌又拿着毛巾给她敷了一下。
“从现在到上秋都别去食堂买馒头了,用的都是发霉麦子磨成的面粉。”
现在到秋收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这些到北大荒的新知青头一年下乡每人配备的标准是每月四十斤粮食。
现在根本不够吃。
特别是农业队的,干活累,有的女知青一顿就要吃七八个馒头,更别说男的了。
粮食用量严重超标。
食堂粮库里的储备粮食根本不够。
但是也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干活。
再调集来的粮食都属于计划外的,要么是发霉的,要么就是陈粮,非常难以下咽。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七零:北大荒农场文艺小知青更新,第119章 何队的晴雨表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