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 > 第55章犁型咱都懂
  棉花天性喜温、喜光,根系发达,根深可达两米以上。

  所以棉花栽培地以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以上的砂质壤性田块为最佳。

  而李归这群人现在开垦的这块地,是朱乙贵最先鉴别出来的。

  它目前的作用,就是为了先培育出一批棉花苗。

  其余诸多良田,可以配合农家,肥调整肥力。

  来到地垄跟前,朱乙贵看众人呼哧挥汗如雨。

  暗暗点头,都挺有力气的。

  他哪里会想得到。

  如今这些本该穿着宽大飞鱼服,配着银腰带,耀武扬威,模样俊俏的锦衣卫。

  现在早已累的和寻常的老农,没有什么区别了。

  白皙的脸庞满是汗珠,光滑的十指藏满了泥垢。

  酸疼的胳膊,火辣的虎口。

  眼里布着血丝,咬牙切齿,笨重地挥舞锄头。

  心里一直翻滚着的几句话,那是对宋千户最真挚的问候。

  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干下去的气力。

  为首的李归站起身,正要抖落鞋袜内的碎土渣。

  迎面便看到了一脸笑意的朱乙贵。

  “公……公子爷,您来了!”

  慌得他,似乎有一种被抓包的羞耻。

  “不用这么客气,宋忠和老张头他们呢?”

  说着,目光扫视一圈,并没有见到人。

  李归放下锄头,忙上前解释。

  “宋千户,去采购棉花种子了。”

  “老张头和孙女,在后面的工棚忙碌。”

  “说是按照您的吩咐,做什么点棉花种的耕具。”

  朱乙贵一怔,旋即抚掌赞叹,“老张头,真是迅速啊!”

  “你们先忙着,翻垦深些,多来几遍,再引水浸润。”

  “是!”李归立正身子应下。

  他知道眼前这位,是宫里那位的最为看重的孙子。

  虽不明白这位小贵人为何放着享福的日子不过,非要折腾西山这些荒地。

  但他们却不敢偷懒耍滑,做哪些有可能惹怒主子丢脑袋的事情。

  朱乙贵循着邦邦的敲打声,来到了一处宽阔的草棚下。

  只见,张济行就像是一位专注的艺术家,不断地敲打木楔子。

  而瘦弱的张若薇,正俯身比对眼前木方的光滑程度。

  “咳咳,两位辛苦了。”

  朱乙贵提醒了一声,打断了两人的忙碌。

  “啊?大哥哥,你来了!”张若薇最先蹦跳着奔过来。

  一脸尴尬的张济行,搓着手掌,干笑道。

  “少东家,您来了,快坐,啊,这里太乱了,咱们出去吧。”

  “小薇你身上脏,快回来!”https://www.trip118.com

  朱乙贵一挑眉,摆了摆手,“不用管我俩,老张头,您继续。”

  说着,他拉着张若薇,毫不在意地坐在脚下的木桩上。

  “小若薇,你爷爷在组装,你是在做什么吗?”

  张若薇昂起得意眼神,“大哥哥,我在帮爷爷选木方,他打算给你在做几个耕犁呢。”

  “耕犁?”

  闻言,朱乙贵惊呼一声。

  对啊。

  他怎么把这茬忘了,当即站身来到张济行身前。

  “老张头,你打算做什么类型的耕犁?曲辕犁吗?”

  张济行一边做工,一边偏头带着笑意回答:“不错!”

  “这种耕犁,传至百年,会木工的师傅,只要有犁箭都能做出来。”

  “老朽见东家您要开始种棉花了,没有这些曲辕犁,只靠人力锄头翻地,太慢了。”

  朱乙贵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不错,但是有些田地崎岖不堪。”

  “咱们能有法子改机一下,这个犁耕技术进步的推动力吗?”

  “啥?”

  张济行像是听到了天方夜谭,眼睛睁大。

  朱乙贵早料到他有这种反应。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耕种的用具一直在不断翻新。

  从最初的石犁到春秋的耒耜、青铜犁,再到汉代的铁犁直辕犁,隋唐的曲辕犁。

  尤其后两者。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进入牛拉犁耕的阶段。

  以耕—耙—耱为体系的精耕细作技术越来越成熟。

  直辕犁结构相当完善,应用十分广泛。

  到了隋唐。

  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

  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

  曲辕犁的应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耕地的质量。

  它的发明,在中国传统农具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它标志着中国耕犁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我国的传统步犁发展至此。

  在结构上便基本定型。

  此后,曲辕犁就成为中国耕犁的主流犁型。

  因此当朱乙贵想提出来改进这种主流犁型时。

  张济行才露出活见鬼的表情。

  一个未加冠的少年郎,扬言要改变传承八百多年的农民智慧结晶。

  若不是此人少东家,他早就揪着对方的领子质问一句。

  到底是谁给的勇气?

  张济行胸膛起伏,极力压制这种冲动,苦笑着低下头继续干活。

  无声的回复,代表了最真挚的想法。

  朱乙贵嘴皮一抽,当然明白他的态度。

  会手艺的老师傅,总会有自己的专业傲气。

  但是,那也比不上后世史书的记载啊!

  自己因为农学专业的缘故,特意去查过古代耕具的发展史。

  曲辕犁这种犁型,却是完成了最终的进化。

  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它完全能适应到各种的土地类型。

  比如山丘,水田,平地等类型。

  对于曲辕犁发挥作用的程度,就有着很大的不同。

  再比如说,现在明初的耕牛严重供应不足。

  每一个村落,若想全面犁地。

  村里的耕牛数量压根不够。

  若想保证耕种如期进行,则必须由里长向朝廷打报告,申请租用耕牛。

  可朝廷的耕牛数量也不多啊!

  所以争相之间,总有许多良田无耕牛犁地,只得人力进行。

  效率低,效果不好,还容易误了耕种期。

  即使误不了,来年的收成也没有保证,

  人力比着耕牛犁地差了一大截。

  正因为如此。

  在成化二十一年,一位叫李衍在总督陕西时。

  遇连年旱灾,耕牛严重缺乏,农业生产进行困难的情况。

  于是他“取牛耕之耒耜,反观索玩,量为增损,易其机发”,制成五种“木牛”。

  这是百年后的技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皇爷爷逼我造反更新,第55章犁型咱都懂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