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韩立伟陪着许世琴回门,许世彦跟妹妹说了卖君子兰的事情。
许世琴一听说买了十二万多,也替秦师傅高兴。
正月初四,许世彦请客,把相处好的这些朋友都叫到一起。
吃喝还在其次,主要是商议一下今年怎么发展。
今年过年太晚了,二月二十号初一,年后初九,许世彦就得回省城读书。
这一去,最起码得七月中旬才能回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得交代一下。
第一个自然是参市。
目前参市划定范围的房子,除了一户还没签协议之外,其余的都已经签署了搬迁协议。
在陈建章和县领导的建议下,搬迁安置协议进行了一些改进。
在西参村范围,木愣场以西的位置,批了大面积的房场。
年后,苏安瑛等人负责将房子统一盖起来,就等于是直接盖好置房,然后将参市这一片的住户搬过去,适当补偿一些搬家费什么的就可以了。
这样,房子可以请建筑队统一来盖,比个人建房进度快。
而且,成本也好控制,比个人建房省不少。
各家签协议的时候,都是按照想要的面积调整。
扩建的就没多少搬家安置费了,原面积不扩建的,就能得一些钱。还有不要房子只要钱的,也可以。
“这阵子,还得去秦家把工作做通了,如果实在不搬,那就找西参村和镇里,让他们出面。
记住了,一切按照定好的章程办事,不管他们怎么闹,不能开口子多给。
我就宁可闪出那一块儿地方不要了,也不能让秦家讹着。”
没错儿,那个不肯搬,非得多要钱的,正是秦婆子。
秦婆子家三间小破房,却狮子大张口,要的比人家五间房子还多。
许世彦才不惯这种人呢,爱搬搬,不爱搬拉倒。
反正秦家在西北角上,面积也不大,直接闪出来留着。www.trip118.com
到时候参市的围墙一建,他家那小院还能有多少阳光?
“你们就跟秦家说,那块儿地方我打算建一大熘公厕,他们家爱搬不搬,不搬就等着闻臭味儿去吧。”
不是谁心狠,明明安置补偿都给的非常合理了。
那么多人家都能搬走,就他家要这个要那个的不肯搬,摆明了就是故意想讹人。
那就不搬呗,怕啥?
“对,对,就该想办法治一下那个秦婆子,太可恨了,数着他家最能搅合。
差点儿就让他家搅合的,好几户都不肯搬了。
还是三哥想法多,说是谁先签协议,可以先选建房地址,挑好的地方。
这些人一听不对,这才赶紧签了协议的。”
商谈搬迁是最繁琐的,好在这年月的人还都可以,知道这是为了东岗的发展,是整个儿镇上的规划。
而且新房子一水儿砖瓦房水泥地面,还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位置,这才高高兴兴签了协议。
只等新房下来,领了搬家费等补偿,欢欢喜喜住新房子。
“还有一件事,就是参地这一块儿。
咱这几个人手里都有钱了,有钱也不能乱花,还得要发展。
所以我跟郭哥提了,今年批五万丈参土,这些参土呢,往外卖两万丈,剩下的留着咱这几家用。
用来干啥呢?撒参籽。
记得,自家别栽太多,最多就一百丈,多了咱侍弄不过来,长不出好棒槌也不挣钱。
棒槌想发展,参栽子是必须的,撒上参籽,到时候咱自家留点儿栽,其余的都卖出去。”
这一招,许世彦也想很久了。
目前来看,各单位办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拦不住了,那就趁着机会,先挣上一笔。
那些单位不是普通参农,他们只想捞快钱儿。
根本不可能像一般参农那样,先播种子长三年,再移栽出来长三年收获,那些人肯定是直接买参栽子往地里栽。
可是这分田到户才几年?个人手里那点儿,自己都不够用呢,哪有那么多参栽子往外卖?
指着几个国营参场?国营参场也不可能把好栽子往外卖,都得留着自家用。
所以这就是个机会,许世彦已经盘算好了,今年从几个参场多弄出来些参籽。
夏季可以发水籽儿,到秋天播撒正好。
许世彦已经把点播机的草图画好了,过一阵子找人做出来。
用点播的办法播撒参籽,参栽子长的匀,大小多数一致,出大栽子的几率高。
这两年的成长历练,让许世彦的眼界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现在他也看出来了,人参行情涨跌,受很多因素影响,绝不简简单单就是产量。
虽然人参用肥确实产量高了,但是目前来看,价格波动不会太明显。
因为参地用肥后,大支头人参的出品率大幅提高,等于是产量提高,品质也提高了。
而且现在还是国家制定价格,对参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实真正影响人参价格的,还是国际形势,尤其是南韩和东夷这些个国家。
那些资本在背后操控,想把国内的人参变成他们的产地。
另外,也有跟漂亮国关系恶化的缘故。
这事儿,许世彦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抗衡,只能随波逐流,事先避险。
八六年八七年人参行情大涨,那几年也是各单位栽参最疯狂的时候,参栽子有多少都能卖出去。
这参栽子要是长的好,两年就可以起。
二年的参栽子叫五个叶,其实长头比二甲子好。
主要是二甲子又长了一年,皮老,移栽后不爱开皮,实际上长头不如五个叶。
但五个叶长头好也不全是优点,长得快,这身条就未必好,很容易出爬叉,反正是各有优缺点。
不管五个叶还是二甲子,都能赶上八七、八八那几年人参行情最好的时候,正好可以先赚一笔。
挣了这一笔,正好开个加工厂。
等八九年、九零年行情往下掉的时候,那些单位办的参场为了甩包袱,很多都是大降价往外卖水参。
到时候就可以低价收购水参,加工厂就有充足的原料来生产了。
而这中间的几年,许世彦全力学习搞研发,到时候主打保健品,正好可以赶上国内保健品风行的时代。
通过人参深加工,度过行情低谷,到九五之后,慢慢的行情会再好起来,那时候加工厂也就有了立足之地。
饭,得一口一口慢慢吃,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总得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发展才可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更新,第四百一十一章 未来发展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