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憨婿 > 第126章 还是杀的不够多
  “你说半年不曾收到过军饷?”周显皱眉问道。

  “是啊。”

  “千岁,此事确有,只不过……”赵子阳回头训斥那名士兵:“说了这些事情不可叨扰千岁,你为何还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将军,你说吧,怎么回事?”

  面对周显的横眉冷对,赵子阳说道:“千岁爷,末将知道朝廷难,所以军饷的事情末将一直压着不让兄弟们闹。”

  此话听的周显一阵火热啊!

  这尼玛!

  那些贪官都该杀了,通通该杀!

  大同军镇自周显监国之后,不仅发放了历年欠缺的军饷,而且还定期的输送银两给前线。

  实际情况是半年收不到一两军银?

  而这批热血忠诚的勇士,既不闹也不言语,只是为了不给朝廷添麻烦。

  跟这些人比起来,那些克扣军饷,中饱私囊的统兵将领能不杀吗?

  一个忻城小小的督尉,三辆马车上搜出了一万两白银。

  还有两箱珍珠宝玉。

  真正在前线鏖战的士兵却饿着肚子,没有饷银?

  周显心里已经明白。

  但是他也不打算纠结此事了。

  与其跟这些人解释有人贪了他们的军饷,倒不如索性承认朝廷没钱,没有发放。

  以免动摇这些人的军心。

  要是他们知道顶头上司一直搜刮他们,有几人能受得了这样的打击跟刺激?

  于是周显说道:“将士们的军饷,朝廷已经在路上开运了。”

  “诸位不仅会得到半年疏漏的银子,还会额外得到一倍的犒赏。”

  “多谢千岁。”

  “在下叩谢千岁。”

  数百人纷纷躬身跪拜。

  “都起来吧,眼下关外军情似火,守关已是迫在眉睫。”

  周显话锋一转,聊起了当前的处境,寻求应对之策。

  “赵将军。”

  “末将在。”18小说

  “我之前专门给兵部的阎尚书下过旨意,让他给你们雁门关守军配置三十门军器监的大炮,那些大炮你安置在了何处?”

  赵子阳脸色尴尬。

  心想,这驸马爷真的是慧眼如炬啊,涉及到军事的方方面面都难以逃过他的辨识。

  但是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谁问谁尴尬。

  赵子阳愣了半晌,当即一脸苦闷的说道:“回禀千岁,我朝兵部在两个月之前,确运来三十门大炮。”

  “可是……”

  陈子阳看了看周显,又看了看卢德麟,说道:“末将等人将大炮安置在城墙上,却无法使用。”

  “最终就又费力全部搬走,现在那些大炮就在后山摆着。”

  “竟有这事?”周显跟卢德麟对视一眼。

  卢德麟凑到耳边说道:“殿下,微臣觉得此事不是阎鸣泰的手笔,要是出了疏漏,大概率是在那批优质大炮进入大同边镇之后被调包了。”

  周显微微颔首。

  情况必然是如此了。

  最近三个月,兵部尚书阎鸣泰忧心国事的态度,周显是看在心里的。

  再加上他离着周显近,又都在北京城,自然也从其他东林党那些头铁官员身上看到了驸马发狂时候的模样。

  所以给阎鸣泰借十个胆也不敢如此糊弄。

  只能是这边的长官用哑炮替换了朝廷发放下来的改进版大炮。

  这TM的!

  这帮逆贼真的是枉费了徐荣兵在北京城付出的艰辛啊。

  徐荣兵费尽心机改良火器,就是为了帮助大明朝巩固边防的。

  谁曾想,那些改良的火器压根就送不到真正需要它们的守军的手中。

  到头来还是被贪官污吏用尽手段置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尼玛!

  周显顿时脸色漆黑,气不打一处来。

  自己要是不亲征的话,这种事情还不知道。

  一亲征,到了前线直接体验一下。

  发现方方面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中饱私囊,欺上瞒下。

  那大同总督王继谟跟总兵姜镶是活腻歪了吧?!

  “你们发现大炮有问题,跟上面反应了吗?”

  “末将第一时间就给王将军反馈了弊端。”

  “王将军告诉末将,说是路途太远,路上耗损致坏,因此就将那批大炮全部抛到后山荒野了。”

  “走,去后山。”

  周显裹挟着一腔怒意,带着众人来到后山。

  三十门炮,还真就横七竖八的陈列在杂草之中。

  但是……

  但是TM的那根本不是大炮!

  而是用废弃铁皮包裹石墩构造的石管大炮。

  是宋朝那个时期才出现的老古董。

  即便是大明的太祖皇帝朱元璋时期的大炮也比这玩意先进。

  按照之前徐荣兵汇报上来的制炮清单。

  一门在红衣大炮上改良后的大炮,基础造价是三千二百两银子。

  而眼前仍在荒野之中的这类古典石炮的造价不到五百两。

  一门炮就被挖了两千七百两的差价。

  十门是两万七千两。

  三十门,八万一千两白银!

  现在周显已经大致确定,王继谟的那个侄子王文越确定是中饱私囊了。

  随即一个更加可怕的念头闪入脑海。

  要知道,这是军器。

  民间是不可能随便买卖的,而且大明有极为严格的律法,谁敢购买火炮?

  直接夷灭三族。

  那王文越想要将火炮变现,就只能找同等的军方作为卖家了。

  历来大明的九边都各不服气,彼此看不顺眼。

  卖给其他边镇?

  搞不好得不到钱,还会被其他边镇的总督跟总兵们倒打一耙。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傻子才会做。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高精端的改良火炮最后花落谁家了?

  恐怕无外乎两个渠道。

  卖给哈齐尔,或者直接走私运到建奴境内。

  但是大同边镇给皇太极镇守的沈阳城相去甚远。

  即便要运输,也是费时费力的差事。

  路上的成本就不知道多少。

  再者,即便皇太极有意入手大明朝的新版火炮,也会从辽东军镇或者从宣府军镇入手。

  再不济他也会走个海陆。

  将大炮运在船上,也比较省事。

  压根不可能舍近求远,照着大同边镇发力。

  因此排除掉不可能之后,只剩下一种真相。

  王文越将那三十门高精端的改良大炮高价卖到哈齐尔手中了。

  也就是说。

  哈齐尔有了攻城破寨的硬实力。

  这样一来,所有事情就解释的通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憨婿更新,第126章 还是杀的不够多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