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374 章 风声雨声饿殍声,声不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先搂钱
  “黑、红、梅、方”的现代扑克牌,因此诞生。

  到了二战,伴随着盟军后勤部别出心裁,以纸牌识别敌我双方的飞机,现代意义上的通用扑克牌,终于诞生了。

  但是,本质依旧保留了明代马吊牌的精髓——

  “黑、红、梅、方”,对应马吊牌的“文、索、万、钱”。

  “大小王”对应明代马吊牌的“尊空没文”、“尊万万贯”;

  “j、q、k”保留人物图像,对应“万字”牌上的水浒人物绘像;

  “j、q、k”人物手中拿着的物什,则又对应“文”(钱币)、“索”(棍棒)、“万”(杯子)、“十”(宝剑)。

  ……

  朱由检看到阮大钺明白,点了点头:

  “阮卿,做宣传口,最主要的就是要跳出他们编织的牢笼。

  以道德对道德,这不是中了人家的圈套吗?

  人家那群人,可是最擅长打嘴炮啊,你一张口,又岂能对付了万张嘴?

  只有说到他们痛处,让他们不得不辩白自己,你才能真正的赢了。

  你要记住了,争辩的最高境界不是说自己多么无辜,而是让对方不得不洗白自身!

  这就像别人说你没男人本事,你怎么自辩都是没用的。

  唯一有效的就是——详细描述对方的短、小、快!

  只有这样,才能将围观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身上。”

  阮大钺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

  还能这么玩?

  皇帝才是真正的舆论高手啊!

  皇帝的说法,他瞬间就明白了。

  朱由检微微叹息:

  党人本就是豪门子弟,哪知人间疾苦?

  将党人的肮脏事公之于众,他们纵然洗白,能知道底层百姓的苦是什么吗?

  党人啊!

  就是一群——

  “城里买房,开着车去种地”……

  “谁家还没五十万”……

  “窗户外能看到东方明珠的三穷人合租”……

  党人不洗白,黄泥巴掉裤裆;

  党人洗白,那就是专家教授……

  朱由检看的很清楚,只要宣传口的基调定下了——百姓自然就会汹涌跟随。

  到那时……

  党人还能不烂大街吗?

  ……

  阮大钺这个大明新闻司署臣,走马上任。

  大明明星陈圆圆,成了他麾下的头号干将。

  朱由检想要的宣传喉舌,真正诞生了。

  阮大钺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再次精心编纂的《蝗蝻录》,搬上了舞台。

  经过皇帝的指点后,阮大钺再也不谈什么假大空的道德。

  而是抓住百姓的疾苦,和党人的奢靡,来做文章。

  再加上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亲自现身说法,讲解自己被捧红的背后……

  新戏曲瞬间就爆了!

  在《大明皇家日报》、《大明皇家晚报》的加持下,更是火遍了全国!

  短短时间,不管是大明内部也好,还是诸多藩国境内也罢,老幼妇孺,耳熟能详的都是一句诗文、一句楹联:

  “钱公出处好胸襟,

  山斗才名天下闻。

  国破从新朝北阙,

  官高依旧老东林”。

  “风声雨声饿殍声,声不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先搂钱。”

  前者疯狂挖苦钱谦益这个党魁;

  而后者,则是改编东林学院楹联,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天下残破,巧妙的联合在了一起。

  不得不说,不愧是能够以戏曲名动千古的阮大钺。

  这特娘的——编戏的本领,就贼强。

  阮大钺的这一手,绝了!

  再加上报纸上,连篇累牍,刊登清廷在南京的朝堂中,担任大臣的党人子弟名单。

  东林复社名声,一落千丈!

  成了人人喊打、臭水沟里的老鼠!

  ……

  本来还在等清廷更改任命,好让自己进入内阁,做了最高大臣的钱谦益,一口老血,喷在了饭桌上……

  “回家,回常熟……”

  钱谦益脸色惨白,毫无血色。

  好你个阮大钺,竟然一首诗文,一句改编的楹联,就毁掉了我们党人的一切!

  早知今日……

  当初就该弄死他!

  只可惜……

  晚了啊!

  时至今日,在朱由检那昏君的帮助下,阮大钺羽翼已成,再也不是党人几场小作文,就能干掉的那个“没遮拦”了……

  ……

  而柳如是,也是脸色大变。

  她纵然想要钱谦益离开清廷,却也不想自家成为公敌啊!

  “捐钱!

  把家里的钱全都捐出去,捐给抗清义师。18小说

  变卖家产,把一切都卖了,必须做出咱家很穷的样子!

  还有,赶紧去修建一座茅屋,我和牧斋都要居住在茅草屋中。

  快!

  迟了咱家就全完了!”

  柳如是满脸恐慌……

  ……

  汉都。

  第三届恩科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而朱由检却再也没了当初的急切。

  时至今日,再也不是他一无所有,必须求贤若渴的时候了。

  现今的大明,只有士子上杆子跪舔的份。

  不跟着大明,他们连汤都喝不上!

  京师科举如火如荼,朱由检却接连三天,都接见了同一个人。

  沐国公府给朱由检举荐了一个大臣——龚彝。

  这是个冷门大忠臣!

  龚彝祖先乃是山东人,大明洪武太祖爷为了开拓边关,使得屡屡叛变的羁縻之地,成为大明内地,大行移民政策。

  龚彝的老祖,就在这时候,移民云南,世居顺宁(今云南凤庆)。

  天启四年(1624年),龚彝考中举人。

  天启五年考中进士。

  崇祯年间,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

  朱由菘外派龚彝,出镇广西。

  弘光朝投降后,沐国公举荐龚彝,进了京。

  朱由检之所以连着三天,都接见龚彝,是因为这人,是大忠臣!

  这人,就是汉家魂的体现!

  历史上的1646年,广西巡抚瞿式耕和龚彝等人,联合一些明朝旧臣,拥桂王朱由榔,建立永历王朝。

  永历三年(1649年),永历帝封龚彝兵部侍郎,不久升任户部尚书。

  永历九年(1655年),龚彝随永历帝退守云南。

  为了长期抗清,龚彝亲自到永昌、顺宁、景东等地征兵募粮。

  永历十二年(1658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帝退往滇西。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崇祯绝不上吊更新,第1374 章 风声雨声饿殍声,声不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先搂钱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