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崇祯绝不上吊 > 第1010章 拿襄阳王府,来说文人鲸吞土地的冰山一角
  江南出的官多,自然鲸吞土地更加厉害。

  莫说是平民田地了,就连宗藩庄窠田,都被抢走——

  比如襄阳王府的那汉江第一沙洲王府洲。

  不就被抢走了么!

  关键是,襄阳王官司打到皇帝那里,人家转身就拿襄阳王当年差点当皇帝说事……

  我尼玛!

  这是能提的吗?

  吓得年仅59岁的第二代襄阳王朱祁镛,在位九年,就没了……

  当时,是弘治元年。

  就是那个因为放权,被称为“中兴”、只娶一个女人的——明孝宗朱佑樘。

  文臣大动干戈——

  “我特么抢你点地,是看得起你!

  别特么给脸不要脸,信不信我弄死你!”

  于是,襄阳王位的任命,硬生生被拖了一年多。

  第三代襄阳王朱见淑,好不容易上位。

  这家伙也是个“一根筋”。

  弘治二年,朱见淑承袭襄阳王位之后,第一时间就动了手。www.trip118.com

  这厮是个狠人!

  一出手,就戳在了文人的肺管子上……

  东林书院虽然宋朝就有了,但是,直到万历三十二年之前,一直是荒废状态。

  也就是一百多年后,才有了导致大明灭亡的东林讲学圣地。

  不!

  此时的东林书院,历经三朝,几百年的时间——估计连块砖都没剩下……

  那时候,文臣的圣地正是襄阳。

  也就是今天南阳和襄阳争得头破血流的诸葛草庐。

  隆中山上,有诸葛草庐和隆中书院。

  这诸葛草庐,有史记载,从晋代西晋永兴年间(公元304年——306年),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也就是诸葛亮后70来年。

  刘弘参拜诸葛草庐,发现已经破败倒塌,只剩下残垣断壁,就立了石碑吊唁。

  也就是史称的“立碣表闾”。

  当权将军都立了石碑,地方自然是要修缮的。

  更何况,诸葛亮同学家、老丈人家,可都是襄阳大族。

  人家不差钱。

  修缮个房子,不值事。

  从晋至明,伴随着诸葛亮逐步被神圣化,历朝历代都对隆中诸葛草庐,进行了修缮。

  如此,自然就造成了隆中书院传承不断。

  尤其是到了元代,元朝将当时的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与隆中书院进行合并。

  至此,隆中书院,成为天下最鼎盛的书院之一。

  朱见淑这家伙,一出手不但戳在了文人的肺管子上,还直接给人连根拔起。

  这厮毁了诸葛草庐,砸毁历朝历代的石碑,拆毁隆中书院……

  然后,就在原址上,给自己修了个坟。

  表示要将自己埋在文人的肺管子上。

  好家伙!

  这尼玛文人能忍?

  果然!

  朱见淑如愿了。

  在位仅仅一年,朱见淑暴毙!

  你不是毁我圣地,要修坟么!

  老子让你如愿!

  就在朱见淑下葬的时候,文人出手,直接抢走了襄阳王府最大的庄窠田——五龙洲。

  根据光化县志记载,此事发生在弘治三年。

  也就是今天老河口与谷城共有的王府洲,以及红山嘴段汉江的一系列沙洲岛屿。

  这是偌大汉江,排名第一的沙洲岛屿。

  (注:今日王府洲,因为修建水电站的缘故,缩小了很多,当初可比号称汉江第一沙洲的襄阳鱼梁洲,大多了。

  更何况,襄阳王府的五龙洲庄窠田,是一系列岛屿,并非是王府洲一地。

  实际上,庄窠田,周朝时期,有个法律,最能说明了归属——

  “山林河泽,皆归君有。”)

  朱见淑“求死”——果然“得死”……

  这事完了吗?

  自然是不算完的。

  于是——就有了张献忠占据襄阳后,朱见淑被刨坟的事……

  这就是文人集团干的事。

  要知道,朱见淑可是宪宗朱见深的疏堂兄弟啊!

  襄阳王一脉,跟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妈生的。

  这尼玛还是五服之内啊!

  莫说抢人的藩地了,连亲王级别的王爷,都给弄死……

  当然,亲王算个屁!

  明朝皇帝都无法善终呢……

  ……

  江南豪门不义,朱由检自然是要驱虎吞狼的。

  不弄死这群龟孙,他寝食难安!

  但是,小民何其无辜!

  江南豪绅偷税漏税,可没有给了他们的好处啊!

  人家偷了的税,还不是全加他们头上了!

  那“飞撒”、“诡寄”、“销籍”……

  那么多偷税漏税,转移税收的手段,针对的不就是上面的皇帝,和下面的小百姓么!

  (实际上,现在医院清单,还有很多“诡寄”的呢!

  这事,我就遇到过……)

  实际上,江南自耕农,缴纳的税赋,一点也不比北方少了。

  因为官僚太多,侵占了大片田地。

  而明朝收税,是按照黄册来的,也就是说,每个省的田税总数,是规定好了的。

  人家偷走了田,费了这么大的劲,为的不就是不交税么!

  这朝廷的定税,自然就要转移到了小百姓头上。

  实际上,如果不是江南这种水乡地带,粮食产量高,最先爆发起义的,必然就是这些官僚多的地区。

  因为他们被转嫁的太狠了!

  人家吃肉喝汤,小民遭了瘟灾……

  都是受苦受难的百姓——

  朱由检自然是要救的!

  (有人说我阴谋论者……

  我就问,这些手段,有人掰碎了给大家讲过吗?

  我的屁股,一直坐在小百姓这边,不拿他们的钱,我的手,就为小百姓而写。)

  ……

  仿佛是约好了一般,就在方正化大兴土木的时候,张国元也在江阴城中,以汉江商号为中心,忙着修建了高墙。

  江阴知县林之骥,是去年刚刚到任的福建莆田人,因为听不懂江阴话,因而,当地人称之为“林木瓜”。

  林之骥根基浅薄,江阴又是富庶的地方,县中大权,都在当地豪族掌握下,他手中几乎没有什么权利。

  汉江商号大兴土木,甚至修建那什么城中城……

  很显然,这是当地豪门的默许。

  或者说——不敢管!

  林之骥索性也不再过问,他是崇祯皇帝任命的知县,又不是江阴豪门任命的县令。

  这些人自己寻死,他这不受待见的人,管那么宽作甚?

  林之骥念头通达,只觉得浑身轻松。

  反正坐在县衙里,也是个提线木偶,林之骥索性翘了班。

  他提着一壶酒,出了城。

  城外砂山脚下,住着前任典史阎应元。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崇祯绝不上吊更新,第1010章 拿襄阳王府,来说文人鲸吞土地的冰山一角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