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春一愣:
啥意思?
武太监眼珠转了转,难以置信道:
“方督,陛下可是要对他们动手了?”
方正化哈哈一笑,压低了声音:
“驱虎吞狼!”
驱虎吞狼?
梅春、武太监对视一眼,心中剧震。
张献忠前些时日到了江西,正在对吉安豪强巧取豪夺。
而袁继咸虽然屡屡斥责,皇帝大军明明就在咫尺之遥的闽北诸关,却无动于衷,任由张献忠抢掠。
很显然——张献忠的行动,与那左良玉一般,都是陛下默许的。
再想想左良玉离开两广前,悍然屠了部分豪强,而后,皇帝在两广的税收政策,再也没了阻挠……
这足以说明,左良玉这么做,就是皇帝的心意!
换过来思考,张献忠这么做,那也是陛下的授意!
这么仔细一想,陛下要对江南驱虎吞狼……
——正在收复京师,却不包围清军的皇帝,驱赶的那只虎是谁,就呼之欲出了!
建虏要南下了啊!
“老督公!”
梅春皱紧眉头,不忍道:
“建州残暴,如此……江南是否生灵涂炭?”
“哈哈哈!”
方正化大笑,他捋了捋颌下花白假胡须,颇为自得的道:
“你俩以为这些时日,我真的去休息了?
放心吧!
该保的地方,我正在安排呢!”
事关机密,两人见到方正化没有明说,也就不再追问。
方正化指了指神道,三人一并朝山下走去。
“此地地势险峻,我给你准备了一些水泥,这是快速营建的利器。
至于如何使用,自会给你留了指点的人手。
陛下特旨,要你孝陵卫挑选要地,修建堡垒,固守祖陵。
梅春呐!
陛下对你等的要求只有一句——
地面建筑皆可弃,只要太祖遗蜕不失,你等就是首功。”
梅春两人大喜。
豪门邀请清廷,清兵即将南下的消息,能瞒住底层百姓,却瞒不住他这个级别的将领。
这些时日,自北京陆续返回的豪绅,正在加紧游说地方权贵。m.trip118.com
也就是说,放清军南下,是豪绅们的共识了。
最起码,一大部分人,已经做出了决定。
尤其是那陈洪范。
从曹化淳手中意外逃脱的陈洪范,已经到了南通。
只可惜,陈洪范的消息,被封死了。
此人究竟还在不在南通,亦或是目前住在谁的宅子内,并无详细消息传来……
梅春叹息一声。
天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啊!
他虽然是一卫指挥使,然而,手中的兵,却并不多。
孝陵卫堪战兵丁,只有288名。
偌大的祖陵,当真是守不过来的。
梅春本打定了全员战死的主意。
梅家作为勋贵,世代享受国恩,在这家国危难之际,总要有人站出来的……
却不想,陛下竟然给了这么一份圣旨!
若是单纯守住太祖圣体,那就简单多了……
太祖陵寝,乃是横掏山体而建。
为了防止有人从距离玄宫最短距离的山顶,挖掘盗洞,更是在墓穴上方,挖掘空了一大片山体,灌以鹅卵石。
如此,但有挖掘,必然会被倒塌的鹅卵石掩埋。
太祖陵墓的独特设计,保证了除非是调动几十万人,生生挖空整座山。
若不然,谁也别想悄无声息的进入玄宫内!
若是清军果真动了这么大的阵仗,方正化能坐视吗?
这可是太祖陵墓啊!
以方总督的为人,岂能容忍他们放肆!
也就是说,他只需要守住玄宫入口便可!
这可就没什么压力了。
不过——
陛下虽然只让我守住太祖棺椁,我却是还要做的更好的。
我梅家的身上,流着的是天家血液!
我梅春是将领,却也是宗亲之后!
我的身上,流着大明公主的血液!
梅春打定了主意,既然方督公给他送来了粮食,那就在军户余丁中,再召了兵马。
太祖陵墓可是大明的重地,这是大明最大的脸面!
能多守住一些地面建筑,陛下也会少了一些的责骂。
这就是我梅春,对皇家的报答了……
……
三人回到孝陵卫驻地,果然,演武大操场上,已经停了上百辆大车。
一辆辆大车上,满载货物。
沉重的大车,车辙碾压的很深,在演操场上,留下道道清晰的车辙印。
孝陵卫的军卒们,正欢天喜地的搬运货物。
不但军卒们来了,就连余丁、老弱妇孺,也上前搭了一把手。
抬眼一扫,透过被打开的一口口箱子,梅春清晰的看到——
方正化不但给他们送来了粮食、武器,甚至还有棉衣、皮甲等物。
围着马车转悠的孩童,甚至手里还拿着商队护卫分发的糖果,正叽叽喳喳的给人说着童言童语……
“我事情忙,就不多留了。”
方正化捉住两人的胳膊:
“我等世受国恩,万万不可做了那卖祖求荣的败类。”
“方督无需多做叮嘱,梅春知道该如何做!”
梅春咬着牙,使劲点头。
武太监呵呵一笑:
“方督放心便是,我无儿无女,能死在太祖墓前,是我莫大的荣幸。”
方正化环顾众人,大声道:
“诸位!
甲申国变,清兵自山海关,由国贼吴三桂开道,南下牧马。
各位,我皇明受天鸿祚,奕世滋昌,保大定功,重熙类洽,与汉为得国最正者。
而我大明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乃是世代王朝,得天下最正之朝!
而满清得国不正,暴虐无算,民生始终处于困苦之下,以至于国势日蹙,被中外亿兆生民所耻笑,是世界之公论。
君不见,正旦大朝,那朝鲜、琉球、安南、蒙古……皆跪拜君前,祝我大明万世永昌!
我皇明永盛皇帝,恐辜负百姓喁喁之望,俾大明王朝,富强康乐,以至大同。
自甲申国变之后,我皇力求合天下于一。
陛下劳心劳力,谋求国家居天下之正,合天为一,威泽皆备于生民。
人这短暂的一生,所求为何?
方正化浅见,窃以为吾辈当陛前策马,为国家、为君王、为百姓,横刀外夷,死而后已!
尔等都是大明军户,世代享受国恩。
我辈当携手与共,朝野同德同心,呕心沥血,不改初心,保境安民,惶恐战栗,日夜宵肝,未敢懈怠。
吾方正化——愿与诸君共勉!”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崇祯绝不上吊更新,第1007章 与诸君共勉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