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唐卿一直没想过让张桂山外放,一家人安安静静在开封府安家立业多好?
可朝廷马上要迎来大动荡,张桂山不一定有能力应付这种局面,有时候张唐卿都想外放算了,等他们闹完了,张唐卿再回来收拾烂摊子。
“还能有什么想法?如今我可是很知足的。”m.trip118.com
“岳父要进京了。”
“王曾?他进京?”
“对,可能会接李迪。”
“什么?”,张桂山无比吃惊,不过,随后就高兴起来,“岂不是说,他能照拂一下你了?”
张唐卿摇了摇头。
“为何?难不成他连女婿照顾不到吗?”
张唐卿心中的计划,从来没向人提起过,如今,他必须和张桂山说清楚了,否则,张桂山在京城会很危险。
“岳父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夏竦依然是枢密使,但有个人也会进政事堂。”
“谁?”
“范仲淹。”
“范仲淹?开封府范仲淹?”
“对。”
“他进就进呗,跟你有啥关系?你和范相公的关系不是极好吗?”
一听张桂山的话,就知道张桂山从来没有思考过范仲淹的政治立场和王曾的政治立场。
就这种水平,怎么在开封府混下去?
张唐卿只能把事情揉碎了,讲给张桂山。
“爹爹,您知道我一直想革故鼎新吧?”
“知道,范相公也是坚定的新政派,这不是什么秘密。”
“您知道开封府内的新政派都有谁吗?”
“这……”
“爹爹,你记好了,宋绶、冯元、再加上你儿子,以及韩琦、富弼、文彦博、柳永、欧阳修、李文进等等。”
“反对新政的人呢?”
“王曾、夏竦为代表的一系列旧官僚,都是反对新政的人,因为他们都是目前体制的既得利益者。”
张桂山不可思议的看着儿子。
宋绶不是支持王曾的人吗?为何会和王曾不一条路?
夏竦不是和儿子关系挺好吗?听说和范相公也惺惺相惜,为何两个人要对上呢?
新政派势力好像有点弱啊,并且以年轻人居多,而反对派的级别则要豪华的多,人数也很多。
“我儿,那你为何要让你岳丈重掌政事堂?让吕夷简重掌政事堂不是更合适?你就不用两边为难了。”
“因为吕夷简最会左右逢源,他会像一个裱糊匠一般,尽量调和两派之间的矛盾。”
“这不是更好吗?”
“爹爹,不打破这些坛坛罐罐,怎么置办新家具?”
张唐卿的话,使劲敲击着张桂山的胸膛,原来,张唐卿让王曾回朝的目的,竟然是要让朝堂爆发激烈的党政,彻底打破现有的体制。
王曾担任宰相的好处,并不止这一点,最关键之处,乃是张唐卿的同年需要成长,如果是吕夷简当政,肯定会打压张唐卿和他的同年师兄弟,只有王曾上台,张唐卿等人才能快速的成长进步。
等王曾和范仲淹打生打死时,正是张唐卿等人崭露头角的时候,到时候,围绕在张唐卿身边的一帮人,会亮瞎所有人的眼睛。
到时候,不管是新政派也好,反对派也罢,都会把张唐卿引为知己,只要他能振臂一呼,就能彻底鼎定朝堂局势,一个破家,还不是随便张唐卿折腾?
“如今,是大宋改革的最好时候,西北无战事,李元昊自顾不暇,北方,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几十年内也不可能爆发战争,这时候才是改革的最佳时刻,哪怕朝堂再乱,也不会波及百姓,也不会影响边关。”
张桂山被儿子指点江山的样子吓着了。
这还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儿子吗?为何我从儿子身上看到了当朝相公才有的气度和气势?
张唐卿把气势一收,才再次说道:“爹爹,出知吧。”
张桂山点了点头,要是按照儿子的分析,将来朝堂就是一个粪坑,谁都要站队。
可儿子和亲家之间,他如何选择?何其难也。
所以,出知外地是最好的选择。
“唐卿,你觉得我应该去哪?”
“去江南吧,江南水土养人。”
张桂山找出地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好地方。
赵祯的服孝期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有关人等加官进爵。
加封荆王赵元俨为上柱国,扬州牧,开府仪同三司。
对赵元俨来说,这三个加封可有可无,顶多头衔多了点,好听而已,多拿点钱而已,并没有实际意义。
而李迪的加封,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了,李迪为太子太师,从一品。
张耆升为太子太傅后,卸任了枢密使之职。
李迪也要效仿张耆旧事,也要卸下中书门下平章事一职。
那么,中书门下平章事会花落谁家?
如今,吕夷简和钱惟演被贬,政事堂中,只剩下了章得象、晏殊、宋绶、王随。
章得象比较低调,虽然想再向上走一步,但估计可能性也不大。
吕夷简一离开中枢,晏殊就是个无头的苍蝇,再加上晏殊在朝政上的弱智,估计自己都不敢当一把手,否则,被狠人给弄死了,他还帮人数钱呢。
宋绶和王随两人是王曾的盟友之一,再加上两人参政的时间短,应该不会不自量力的争平章事的位子。
夏竦倒是有希望,可夏竦鸡贼的很,王曾又是弄话本,又是为李宸妃上尊号,不就是为了能再回朝吗?
如果夏竦贸然成了出头鸟,估计宋绶和王随就能把他给撕碎了。
不过,夏竦也不是什么诉求都没有,而是把目光盯在了参知政事上。
枢密使兼任参知政事,并非没有先例,最近的钱惟演,就是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
但对于张唐卿来说,或者说对于范仲淹来说,夏竦再加一个参知政事的职衔,对范仲淹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户部钱庄案走向了正轨,钱庄律的出台,彻底鼎定了钱庄案在金融领域的话事人地位,大宋皇家银行等全国几十个银行,都将纳入钱庄案的管辖之下。
曹佾忙的脚不沾地。
他要向所有的钱庄银行宣讲律令,要让所有的钱庄银行都符合律令的要求。
好在大部分钱庄都在开封及江南之地,所以曹佾马不停蹄的赶往两浙路等地,检查当地的钱庄。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宋文魁更新,第462章 张桂山要外放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