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王见石仲魁态度坚决,自然愿意白得1500斤的八宝酒。
而且若是这些八宝酒送去南边时,要是能卖出比20万银子更高的价钱,等于自己被人救了后,还倒赚一笔,心情瞬间好的不得了。
石仲魁当然也没亏,想在京城买到万亩连片,又成熟的农庄可没那么容易。
土地又是古代最稳定、最保值的财富。
粮食又是必需品,除了当主食外,酿酒、米糕、饴糖和其他副食品的主料,根本不愁卖不掉。
所以古人不管是官员,还是普通人,有了钱第一买房、第二买地。
而银子放在家里只能吃灰,换成农田每年还能有不小的收入。
日后光这些良田就足以维持家族的传承。
戴权和夏守忠同样高兴。
石仲魁在京城置办了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后,自然会全力阻止今年春天必然南下的草原部落,间接的等于保护了大家在京城的财富。
戴权和夏守忠甚至觉得以他的本事,草原部落别说打进长城了,不被石仲魁反杀,带兵攻入草原都算好的了。
忠顺王心里一高兴,等不急的喊来家仆,命他回家让王府长史带着地契过来,当场就换走1500斤的八宝酒。
石仲魁想了想也没阻止,只要不是白送,皇帝都没权管这事。
再说自己是用酒去换,而不是直接拿出15万、20万两银子,性质就不同了。
外界再嫉妒,也只会嫉妒自己能酿造出八宝酒,而不是传谣言说自己和宗室亲王有见不得人的勾结。
甚至明眼人看出1500斤的八宝酒,卖到江南或者西北,绝对超过20万两银子。
这就不是自己占忠顺王便宜,而是高价置办家产,打算在京城世代定居下来了。
内宅里。
宝钗和迎春被莺儿和琥珀叫起床,得知自家相公为家里置办了万亩良田,顿时激动的难以自已。
这就和现代社会,买下一整栋楼收租,是个女人都会高兴疯了。
忙把香菱、珍珠等人喊了进来,帮自己姐妹梳妆。
以往需要半个时辰的梳妆,仅仅只是半炷香就整理好了。
宝钗和迎春各自拿着自己的那把库房钥匙,带着人急匆匆就去了后宅和中院之间的库房。
看到管家于顺已经带着人在库房外等着,宝钗忙问道,“老爷还在陪王爷和两位公公吗?”
于顺忙点头。
听到置办田庄的事情后,他们这下家仆同样高兴的不得了。
这万亩田庄自然是交给他们这些家仆打理,不说从中贪污捞钱,仅仅是管着至少两三百户,差不多一千左右的人口,于顺就觉得自己总算出头了。
否则仅仅管着大宅前院和三十几个家仆,哪里体现的出他这个大管家的本事。
今后自己成家了,子弟也能依靠在田庄上谋生。
而石仲魁从缮国公府找来的二十个亲兵就更高兴了。
不用想就知道主家必然给每个亲兵划拨50亩农地耕种。
而且地租肯定比正常五成比例低一成、甚至立功之后低两成都是常事。
若是主家花钱、出粮食雇佣劳力,把那万亩田庄改造成稻鱼共养的水田。
50亩地一年耕种下来,自家交完租子,就能留下至少七八十石,近万斤的稻米和两三千斤的稻花鱼。
到时候不仅随随便便就能娶到媳妇,就算生三五个孩子都能轻轻松松养活。
十几、二十年后,自家的儿子又称为主家的亲兵,又能分到50亩良田耕种,那自己一辈子不仅完美,更对得起祖宗。
光三五个儿子、十几个孙子的功劳,到了下面见祖宗时,说话的底气都大了。
所以说,石仲魁仅仅只是为自己换来传家的农田,便让自家从上到下都凝聚起来。
甚至连莺儿、琥珀、香菱和珍珠现在都敢想着为石仲魁生几个儿子。
不说和两位夫人的子嗣争夺这万亩农庄,今后老爷要是再置办其他零散的农田,自己的孩子就有机会分到这些农田了。
------
中院、翰墨轩里。
石仲魁陪着忠顺王、戴权、夏守忠喝茶闲聊没多久,就见于顺和莺儿从后门走了进来。
先是对忠顺王三人行礼,莺儿这才走到石仲魁身后,在他耳边小声道,“老爷,夫人那边已经让人从库房里抬出了30个50斤装的八宝酒酒坛。
只是换走这1500斤八宝酒后,家里的用来做母酒的药酒只剩下两坛子一百斤了。”
石仲魁嗯一声点点头,“稍后我会去库房放一千斤药酒,你告诉两位夫人,用来调配的烈酒只能比以前的好。
而且兑换的比例从之前的1比10,改为1比9。”
莺儿顿时不乐意了,之前1比10能出一万一千斤,这多出来的一千斤就是十万两银子。
可石仲魁的话,别说莺儿了,就是宝钗和迎春也不会反驳。
好在一想到一万斤八宝酒全买出去,就是百万两银子,莺儿的呼吸都粗重起来。
看石仲魁的目光那叫一个含情脉脉,恨不得立马扑进他怀里、耳鬓厮磨一番。
“是老爷,奴奴这就去禀告夫人。”
石仲魁侧头看了眼自称‘奴奴’的莺儿,顿时看出她眼睛里的爱意和躁动。
不由暗笑一声,这女人不亏属巨龙的,听到家里要赚大钱了就思春起来。
若是让她们知道,自己之前和城隍直接换了上万斤药酒。
扣除已经用掉、卖掉和准备拿出来的一千斤,还有八千多斤,也不知道宝钗等人会不会吓傻了。
对着莺儿眨眨眼,这才挥手让她去后院。
莺儿咬着嘴唇,屈膝行礼,最后还是没忍住抛了个媚眼才离开。
看的第一次见识到莺儿这种表情的石仲魁心里都痒痒起来。
好在莺儿一直背对着其他人,要不然,等她回过神,肯定会好几天都不好意思见石仲魁。
不过石仲魁刚才眼里闪过的欲望,哪里逃得过戴权和夏守忠的眼睛。
这两个大太监服侍新老皇帝一辈子,眼力那是一等一的厉害。
更别说皇宫里,和莺儿刚才一样的妃子、贵人、宫女真不要太多。
看的多了,戴权和夏守忠一眼就从莺儿的背影、走路时紧紧贴在一起的双腿看出问题。
戴权笑哈哈道,“六元公,真名士也。”
石仲魁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
这尼玛的是在说自己耍流氓啊。
名士风流才是佳话,古人眼里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才配红袖添香。
其他人,一句‘不好好读书,尽想着乱七八糟事情’的话,就能把相同的举动说成下流。
但石仲魁又不好说破戴权是在笑话自己。
人家夸自己是‘名士’,自己把话挑明,没面子的只会是自己。
只能无奈的笑了笑。
戴权和夏守忠顿时笑了起来。
忠顺王此时才反应了过来,不由在心里想着,看来这位天下闻名的六元公,也不是毫无瑕疵的圣人。
而这,反倒让忠顺王觉得轻松不少,既然大家都有寡人有疾的毛病,面对石仲魁时,就不会那么拘谨了。
等了一炷香左右,王府的长史这才带着人急匆匆的进了翰墨轩。
对着石仲魁、戴权和夏守忠行礼后,这位长史小声在忠顺王耳边问道,“王爷,通州那个农庄是您花了七八年才建立起来的,真要卖给六元公?”
“你懂什么”,忠顺王立马不满起来,从长史手里接过装着地契的盒子。
起身笑眯眯的送到石仲魁面前,“伯谦,地契再此。”
王府长史不由瞳孔一缩。
自家王爷居然如此礼待六元公,不对,这哪里是礼待,根本就是谄媚。
随后便猜到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对石仲魁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虽说王府长史是朝廷任命的五品官,担负着监视各王爷的职责,但效果如何,还得看这位王爷是谁,圣眷如何。
像忠顺王这种,长史基本上就是他的大管家。
而且必要的时候,他这个长史也是用来背锅的人。
所以忠顺王府的长史此时不仅满脸笑容,见石仲魁撇了自己一眼,腰也不自觉的弯下不少。
石仲魁这才接过木盒,当着众人的面清点起来。
随后满意的把盒子连地契一起交给了于顺。
“拿去后院交给两位夫人保管。明日去顺天府备案的同时,让顺天府开出两张地契。这一万亩良田一分为二,两位夫人一人一半。”
说完,石仲魁指着王府长史道,“尊兄,稍后还请你跟着我这管家,去接手1500斤八宝酒。
明日再请你辛苦一趟,去顺天府报备这事。”
王府长史忙拱手行礼,口称‘不敢’。
虽说自己也是进士出身,但天下间的读书人,见了石仲魁这个六元魁首,从心里上就矮一头。
而且人家又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品级上确实和自己这个王府长史一样都是正五品。
但石仲魁入阁已经是必然,兼任六部尚书也顺理成章。
而自己这辈子已经到头了。
别看王府长史是正五品的朝廷命官,又有藩王这棵大树可依靠,按理说应该有许多士子打破头都愿意当的官。
可事实上却反过来。
除非忠顺王谋反,自己这个长史有拨乱反正的大功,否则这辈子就只能当忠顺王府的大管家,半点升迁的希望都看不到。
更倒霉的是,根据“若王有过,则诘长史”的规定,王爷犯事,长史第一个倒霉。
也就是说,瞒着不报,大家相安无事。
而且长史还没任何执法权,只能规劝。
久而久之,傻子才上报皇帝,各家王府的长史自然成了亲王们的狗腿子。
甚至有人宁愿去郡王府当个教授,也不愿意去只有亲王府才配备的左右长史。
所以面对连自家王爷都献媚的石仲魁,忠顺王府的长史那叫一个恭敬。
-------
处理完农庄的事,忠顺王自觉和石仲魁有了交情,立马把话题引到符咒上面。
甚至一开口就五百两银子一张。
换成以前,面对明说要十张的忠顺王,石仲魁当然会卖给他。
但一则他的心态确实变了,二则石仲魁那有限的金融知识也让他明白,银子全捞进自己家,绝不是什么好事。18小说
而除了金银外,代表财富的东西可不少。
笑着对忠顺王道,“王爷,下官的爱好不多,不如向王爷借几幅名家字帖,或者是古琴、笛子的乐谱,如何?”
忠顺王一听就肉疼起来,在他看来,反正自己卖了八宝酒后,银子有的是。
自然更稀罕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画了。
但他也从石仲魁之前不用钱买,只用酒换农庄的态度看出,石仲魁忌讳和人谈钱。
说他清高也行,说他虚伪也没问题。
但钱这玩意虽然好,很多时候又代表着麻烦。
互相换字帖、文玩,御史都不会管。
甚至他们自己也在这么做。
忠顺王最后只能答应石仲魁的要求,随后戴权、夏守忠忙站出来说,自己家中也藏了些字画,就是不知道真假。
想请石仲魁帮忙看看。
请人看,自然是要还的。
可送来真品,什么时候还就不好说了。
而且石仲魁说是临摹,还一张画师画的,甚至自己改变笔记亲自临摹的摹本回去,大家心照不宣,生意就做成了。
这套路在现代社会,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在古代,那就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懂的秘密。
毕竟,就连翰林们都有人缩衣节食,哪里有余钱收藏名家字画,自然没机会接触到这种事。
再说,这种事根本拿不到铁证,皇帝都不愿意管。
甚至,他自己每年收到下面官员送的贡品中,古玩字画绝不会少。
自己就是最大获利者,当然更不愿意打破这种规则了。
生意谈成了,石仲魁亲自在正堂里,画了十几张符咒。
忠顺王、戴权、夏守忠见他画的时候,符纸上不断有金光闪过。
而且之前还只是普通纸张的符纸,在咒文画好后拿上手,却如丝绸一样有韧劲,立马不再怀疑这符咒的真假。
忠顺王拿着十张破邪和金刚符,有些心痒痒,又有些羡慕的看着随手放在桌案上的山川景秀扇。
笑着对石仲魁问道,“伯谦,不如放个小鬼出来,让本王试上一试?”
“这有何不可。”
石仲魁笑着对景秀扇点了点,那扇子悬浮起来自动打开。
就见两个鬼差押着个两百年修为的厉鬼,飞出扇子。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带着农场下凡尘更新,229 意外之喜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