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 > 都市言情 > 最终诊断 > 544.保安
  (当你们看到这段信息的时候,就说明我面前手术台上的病人不容乐观。短时间内我恐怕出不来了,这篇就是预设时间自动发布的章节)

  (对了,忘记说了,原定七天假期只给了五天,另外两天得另休┐(´-`)┌)

  【紧跟时事】:红火蚁;之后是疯狂的科学家们

  其实红火蚁这个品种早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出现了。

  什么是红火蚁?

  红火蚁(SolenopsisinvictaBuren)是一种危险性害虫,属膜翅目,蚁科,火蚁属。

  红火蚁是一种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

  蚁巢中除负责生殖的蚁后与生殖时期才会出现交配的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雌性个体——工蚁和兵蚁。

  近期,广东省吴川市个别地方确认发生红火蚁,据专家的调查分析,是从境外传入的。

  如何区别红火蚁与一般蚂蚁?

  专业人士可借助显微镜根据形态区分红火蚁,一般凭肉眼难以识别红火蚁与一般蚂蚁,但可以根据红火蚁的蚁巢特征、是否叮螫伤人等情况区分。

  红火蚁成熟蚁巢明显隆起,以土壤堆成高10-30厘米、直径30-50厘米的蚁丘。新形成的蚁巢蚁丘并不明显,经过4-9个月后才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

  当红火蚁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行动远较一般蚂蚁迅速。

  也可以根据被叮螫后是否出现皮肤明显痒痛、红肿症状区分红火蚁与一般蚂蚁。

  红火蚁主要有什么危害?

  红火蚁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及人身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一是红火蚁取食作物种子、幼芽、根系、果实,造成作物减产。二是破坏生态环境。红火蚁大量捕食其活动区域的节肢动物和蚯蚓等土栖生物,严重破坏生态平衡。三是损坏设施,国外资料记载,红火蚁可危害供电、电信、农田、堤坝等设施安全。四是叮螫伤人。

  被红火蚁叮螫后怎么办?

  当红火蚁活动或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攻击入侵者,用尾部的螫针叮螫人,将毒蛋白注入人的皮肤,一般伤口出现痒痛、红肿等症状,用肥皂水清洗并涂抹清凉油等就可缓解和恢复,过敏体质者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热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即可恢复。目前,广东省并没有出现群众被红火蚁严重伤害的情况。

  人如何避免受到红火蚁的伤害?

  红火蚁一般喜欢在荒地、草丛、垃圾堆、果园、园林绿化带等地方筑巢活动,而且只在受到人类干扰其活动时才叮螫伤人。人们只要不长时间在红火蚁活动区域停留或触及蚁巢,干扰其活动,完全可以避免被红火蚁叮螫。

  确实需要在红火蚁活动区域活动、劳作,可事先做好保护措施。

  红火蚁会不会很快传到其他地方?

  红火蚁可以通过自身爬行、短距离飞行和随流水等途径自然扩散,还可通过受蚁巢污染的垃圾、种苗、植物盆栽等含有土壤的园艺产品、草皮、土壤移动、堆肥、农耕机具设备、货柜、车辆等人为传播。红火蚁爬行活动距离只在30多米内,又因红火蚁是杂食性昆虫,在其存在区域一般不会缺少食物,因此,红火蚁自然扩散速度比较慢。只要采取必要的检疫措施,特别是对春节期间大量调运的花卉、盆栽、苗木进行检查处理,完全可避免将具有生殖能力的红火蚁个体(如蚁后和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带到一个新的地方,红火蚁不会快速传播扩散。

  火蚁的毒液有溶血,溶解细胞,抗微生物和杀虫的特性。有3或4种小分子量蛋白组分可引起变态反应。通常螫后立即出现疼痛,并发生荨麻疹样风团和耀斑样病损,一般在45分钟内消退,但可形成无菌性脓疱,并在30~70小时内破溃。有时病变区被感染而可导致脓毒症。有的病人只有水肿,红斑和瘙痒性病变,而不发生脓疱。火蚁常常定位在被其叮咬者的某个部位,沿叮咬创口作弓形转动反复螫刺,结果形成特征性的部分被红色“螫刺线“(stingline)围绕的中央叮咬伤。火蚁螫刺所致的过敏反应发生率1%。单神经炎和癫痫发作曾有过报道。

  贾斯汀·施密特:被85种昆虫叮咬上千次

  贾斯汀·施密特(JustinSchmidt)是亚利桑那大学的一名昆虫学家。如果你以为施密特每天的工作就是捉捉蝴蝶、养养小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日常就是被各种各样的昆虫叮咬,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

  是不是光听上去都头皮发麻?但这对施密特来说确是充满乐趣的一项工作。他毕生都在研究昆虫的形态构造、生理结构、生活习性以及毒性等方面的知识,平时被小虫子叮个两口是家常便饭。次数一多他居然被叮出了心得,认为亲自体验每种昆虫叮咬产生的疼痛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毒液。

  于是这项研究就朝着自虐的方向一去不复返了。他使用了一种4分制评级系统,把昆虫的叮咬分成了从1到4四个等级。他把红火蚁(redfireant)叮咬的疼痛等级列为1级,战士黄蜂(warriorwasp)列为4级,并把叮咬后的感受形容为“就像身处岩浆中一样“。据施密特描述,自己常常需要在剧痛中拼命保持大脑清醒,仔细揣摩,才能把自己的感受准确记录下来。

  这项痛并快乐着的研究最终成就了施密特的新书《野性的刺痛》(TheStingoftheWild)。在书中,他附上了下图这张以自己的亲身体会为依据编写的“施密特蛰伤疼痛指数表“,来感受一下。

  挑选了两句极富文采的给大家欣赏:“小花蜂,痛感1级,轻巧短暂,甚至略显圆润,仿佛手臂上的一根汗毛闪起小小的火花。”“收获蚁,痛感3级,猛烈持久,仿佛有人拿电钻不停地挖着你内陷入肉的脚趾甲。”(摘自微博:英国那些事儿)

  请收下我的膝盖!想知道这位大神最后会不会变身成为蜘蛛侠。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胃病和胃溃疡是由衰老导致的,并且没有细菌可以在酸性极强的胃液中存活。这种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受到了动摇。1979年,病理学家罗宾·沃伦(Robin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细菌附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沃伦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沃伦随后找到了年轻的澳大利亚内科医生巴里o马歇尔(BarryMarshall)合作开展研究,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反复的实验,马歇尔终于在1982年4月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这一年,他在一次学会上发表了幽门螺杆菌学说。会议午餐时间,一群消化科医生七嘴八舌调侃开了,说有个澳大利亚的土鳖居然认为胃溃疡是细菌导致的。不巧的是,这种议论正好传到了马歇尔的耳朵里。

  这还能忍吗?暴脾气的马歇尔回到实验室,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就喝(为了使细菌更易存活,他还事先吃了几片西咪替丁降低胃酸……)。恶心呕吐的胃病症状很快就接踵而至。9天以后,检查报告表明马歇尔的胃已经被严重感染,细菌在里面济济一堂。这个结果令他和队友们都喜出望外。(也是蛮拼的……)

  然而,沃伦和马歇尔的学说仍然没有立即得到应有的重视。随后马歇尔移民到了美国。1989年,这个细菌被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到了1993至1996年间,全美的医学界开始转变观念。沃伦和马歇尔的名字开始见诸世界媒体,成为消化病学界的杠把子。1994年,美国NIH发表了新的指南,承认大多数再发性消化性溃疡可能因幽门螺杆菌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

  2005年,沃伦和马歇尔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马歇尔也因为他的勇气与坚持收到科学界的尊敬。

  PhilKennedy:为了研究大脑,切开了自己的头颅

  PhilKennedy是一名美国的神经学家。2014年,这位67岁的老人在自己身上做了一项史无前例的实验--他花了2.5万美元请一位医生切开自己的颅骨,在大脑中植入电极。

  这次疯狂的实验是Kennedy的语音解码器项目的一部分。他希望能够对人想象自己说话时产生的神经信号进行翻译,然后通过语音合成器输出。这就要求在实验对象的大脑运动皮层和电脑之间建立联系。然而由于赞助资金和实验对象的缺乏,这个有趣的项目已经难以进行下去。

  出于对神经科学无比的热爱,Kennedy在2014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自己来当实验对象。他说“到目前为止整个研究已经进行了29年,如果我不做点什么,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我不希望它中途夭折,因此我决定冒险一试。“(莫名觉得眼角有点湿润……)18小说

  从第一场手术醒来之后,Kennedy不能说话了。医生说在历时12小时的手术中他的血压激增,导致大脑肿胀,所以Kennedy是暂时瘫痪了。然而Kennedy却表示:“我一点也不害怕。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我设计了这场手术。“手术的副作用很严重,但几个月后他又接受了第二场手术,医生给他植入了电子元件,这样他就能从自己的大脑中收集数据。

  巨大的风险带来的回报也是可观的,Kennedy的早期研究结果令人为之一振。他发现在大声朗读特定声音时,他所记录的65个神经元总是以特定组合表现出来。而在他默念这些声音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组合。这很可能是研发思维语音解码器的关键。

  遗憾的是由于手术后Kennedy的颅骨不能完全闭合,他不得不在几周后将脑中的电极取出。然而此时取得的数据已经让Kennedy欣喜若狂了。目前这种实现人脑与电脑或假肢等外部设备直接交流的研究还在快速的发展中,希望Kennedy甘冒大险进行的实验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

  屠呦呦: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发现青蒿素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这项荣誉令整个中国科学界备受鼓舞。然而你或许还不知道屠呦呦为青蒿素作出的另一重贡献--以身试药。

  20世纪60年代,每年约有2亿至5亿人被疟疾感染,数百万人丧生。奎宁、氯喹等抗疟药已经引发了疟原虫的耐药性,全球面临疟疾灵药失效的严峻危机。美国在1963年启动了耗资巨大的抗疟药研制计划,至1972年已筛选出21.4万种化合物,但依然没有找到理想的新型抗疟药。当时作为疟疾高发区的越南领导人对中国提出请求,研制新型抗疟药成为一项紧急援外的重要政治任务。

  1969年1月21日,39岁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学者屠呦呦临危受命,作为课题组组长参加以寻找抗疟新药为主要任务的“523“项目。她带领课题组翻阅古籍、查找经方、请教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浏览以寻找线索,筛选出了100多种中药。然而经过实验,所有方案全军覆没,课题组开始考虑新的药物,同时对以前药效较高的中药进行复筛,其中就有青蒿提取物。

  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在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编号为191的青蒿素乙醚中性提取物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为了让青蒿提取物尽快应用于临床实验,屠呦呦说道“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1972年7月,她与另外两名科研人员一起住进了北京东直门医院,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结果显示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

  虽然试药并未损伤屠呦呦的身体,但由于常年接触乙醚她患上了严重的中毒性肝炎。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该实验室的成员大多疾病缠身。特殊的使命感使得这些科研工作者们已经把自身的安危抛在了脑后。此后,为进一步提高药效,中国科学家还研制出青蒿琥酯、蒿甲醚等一类新药。其中,青蒿琥酯制注射剂已全面取代奎宁注射液,在全球30多个国家挽救了7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

  (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18小说为你提供最快的最终诊断更新,544.保安免费阅读。https://www.trip118.com